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周恩来在50年代
作者: 熊华源 廖心文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周恩来  50年代  中国人民 
描述:辽宁人民出版社/2017-01/48.00/978720508797520世纪50年代是艰难的十年,开国总理周恩来在这十年间,与中国人民一起,在摸索中前进。本书以详实信息和简洁明快的文字,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周恩来。
[0图]中国上海百年外滩建筑
作者: 王绪远  来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20世纪  建筑史  黄浦区 
描述:外滩,一个国际性的地标,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外滩经过两次大规模功能置换和基础建设改造,使外滩的功能转型又获得了可能。本书将通过国内外最新的、最详实的资料和大量图片以及对外滩最新变化的追踪研究,为读者展现一部全面的、客观的外滩建筑变迁史。
[0图]百年外滩建筑 Shanghai China the bund & architecture of one century 中英文本 eng
作者: 王绪远  来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20世纪  建筑史  黄浦区 
描述:本书分百年沧桑、建筑风格、建筑元素、建筑再生四部分。内容包括:外滩的由来、新古典主义、外滩十八号等。
踏着弹硌路 逛逛田子坊
作者: 易可  来源:科学生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鼎盛期  20世纪  石库门  50年代  人的发展  上海人 
描述:对老上海人来说,“弹硌路”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它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由卵石、块石铺筑的“弹硌路”,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鼎盛期,全市约有400条,总长达近800千米。“弹硌路”渗水好,又接地气,坏了修整也十分方便。然而伴随着上海惊人的发展,老上海的石库门、弹硌路已离我们渐渐远去,它们的踪迹已越来越少了。
1960,周恩来智斗尼赫鲁
作者: 刘宇航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和平解决  两国关系  尼赫鲁  领土争端  周恩来  60年代  40年代 
描述:20世纪40年代末,印度和中国先后独立。历史遗留下的中印边境纠纷,严重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60年代初期,中国高层为和平解决中印领土争端作出了一系列努力,周恩来总理更是四访新德里。
周恩来与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作者: 张亚群 顾洪章 胡梦洲 马克森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就业问题  上山下乡运动  农业发展  知识青年  周恩来  历史条件  50年代 
描述:我国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其初衷试图结合支援农业发展,探索一条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道路。这一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延续了27年。周恩来十分关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一再要求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党政机关对下乡知青要做到“国家关心,负责到底”,而自己首先身体力行,心系知青,为他们的妥善安置和健康成长,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广大知青也无
上海博物馆
作者: 陈永康  来源:上海集邮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企业  20世纪  美术明信片  上海博物馆  博物馆建设  新上海  文化建筑  不同年代  上海市政建设  标志性景观 
描述:《博物馆建设》邮票(2002-25)第2图"上海博物馆"虽是一座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成的文化建筑,但作为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较早标志性景观之一,是新上海题材美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作者: 柯锐 唐安冰  来源:重庆与世界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石拓片  20世纪  艺术世界  文学创作  北京鲁迅博物馆  人格魅力  艺术追求  大人物 
描述:鲁迅作为20世纪的伟大人物,其文学创作、思想火焰、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们几代人很多人看鲁迅就只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代文豪,然而。除了我们在课本书上看到的鲁迅的样子,其实他还有很多面,他还是美术家、版画倡导者、金石拓片收藏者和书法家等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的“鲁迅的艺术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呈现了鲁迅在艺术追求上的个性境界和生活上的真挚情怀,观众不禁惊叹: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
鲁迅与美术(下) 由“中国美术馆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美术展”说起
作者: 吴为山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  20世纪  纪念  鲁迅  逝世  中国美术馆  新兴木刻  书籍装帧 
描述:榛莽中的新芽“时代是在不息地进行,以清醒的意识和坚强的努力,在榛莽中露出了日见生长的健壮的新芽。自然,这,是很幼小的。但是,惟其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20世纪上半叶,面对苦难深重的中国社会,鲁迅呼唤艺术家走出“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创作现代的,表现中国人思想与情感,生活与奋斗的新兴艺术。现代书籍装帧和新兴木刻在鲁迅的引领和倡导下应运而生。
重读《鲁迅全集》
作者: 王春南  来源:世纪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实事求是  当代人  《鲁迅全集》  历史人物  鲁迅研究  重读  出版人 
描述:《鲁迅全集》我先后读过两遍。第一次是在1975年“文革”后期,用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0卷,人民日报社资料室藏)。41年后,二读《鲁迅全集》,这回用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10卷)。我花几个月时间,坐在南京图书馆阅览室读完了此书。“文革”中我曾看到某大学编印的一本《鲁迅语录》,《后记》写道:“共产主义战士鲁迅,他无限热爱毛主席,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英勇顽强的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