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从杨尚昆日记看大跃进中的柯庆施
作者: 汪太戈 柯欣  来源: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统一战线工作  中共中央  柯庆施  区委书记  日记  杨尚昆  中国共产党  大跃进 
描述:柯庆施(1902—1965),安徽歙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在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1928年任中共上海闸北区委书记;1929年后任红五军第五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河北省委军委书记;抗日战争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等职;
“上海王”柯庆施(下)
作者: 叶永烈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中共中央  毛主席  样板戏  京剧革命  上海市  毛泽东  个人崇拜  江青  医生 
描述:柯庆施与家人【柯关于迷信和盲从的名言】1958年3月8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史称成都会议。
石家庄首任市长柯庆施
作者: 柯六六  来源:江淮文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大城市  经验  柯庆施  市长  石家庄市  市人民政府 
描述:石家庄市是在全国率先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解放不到20天,12月1日百忙中朱德总司令就写下了《打下石家庄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文,称解放石家庄是我军夺取大城市的创举,为我军攻克大城市积累了经验。文章转发全军。当时,经中共中
柯庆施险些取代周恩来
作者: 于慧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出版社  市长  经济形势  毛泽东  周恩来  经济工作  党校  公开披露  国务院 
描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书,披 露了许多过去未曾公开披露的 材料,其中,毛泽东在1958年 曾有以上海市长柯庆施代替周 恩来为总理的设想,引人注目。 书中说,周恩来一个重要
胡绳的襄樊情结
作者: 孙天银  来源:党史天地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胡绳  雕龙碑文化遗址  鄂北  国民党  藏书  襄樊市图书馆  精神文明建设  副主席  城市建设 
描述: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在他生前几十年的革命和工作生涯中,曾5次来到襄樊,并决定将他自己多年来珍藏的 3万余册图书捐赠给襄樊市图书馆,
中共中央讣告林伯渠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共中央讣告林伯渠同志逝世
徐伯昕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工作者  中共中央  全国委员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国民党  常务委员  胡愈之  中国共产党  文化部  副主席 
描述:。邓颖超、胡愈之、杨静仁、刘澜涛、程子华、胡子昂、王昆仑,钱昌照、杨成武、周培源、费孝通、赵朴初和在京的全国政协常委、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民进中央、文化部、出版工作者协会、北京市民进的负责人等到医院向徐
回忆那次拜访柯灵
作者: 王镫令  来源:民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校长  人大会议  中学语文教师  人民大会堂  柯灵  戏剧创作  创作过程  政协会议  电影评论 
描述:正15年前,正是柯灵先生88岁生日到来的时候。我买了一篮鲜花,前去祝贺。同时看望柯灵夫人,我执教的市二中学老校长陈国容。柯灵是杰出的作家、剧作家和电影评论家,民进的创始人之一,而我只是普通的民进会员、中学语文教师。那天下午3点,站在复兴西路147号二楼门前,望着门上的贴示:柯灵下午4时后会客,心里确实有些紧张。没想到轻轻一按门铃,门便开了,柯灵和陈校长都亲切的出现在眼前。那天,柯灵和陈校长精神都很好,在书房里和我谈了很久,令我终身难忘。谈到戏剧创作,柯老向我讲起了《不夜城》的创作过程。1956年,全国政协
“这个和尚懂得辩证法”——赵朴初与毛泽东过从纪事
作者: 朱洪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  赵朴初  毛主席  和尚  毛泽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世界和平 
描述:“这个和尚懂得辩证法”——赵朴初与毛泽东过从纪事
邓子恢、林伯渠被“调包”的孩子
作者: 倪良端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生  中共中央  江西省  会昌县  养母  朱德  游击战  红军长征  邓子恢  出生 
描述:林伯渠的儿子与邓子恢的儿子同为1934年10月出生。其时,由于战事紧急,随中央红军长征的林伯渠便将儿子托付给回闽西根据地坚持游击战的邓子恢。然而15年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个回到父母身边的孩子,被细心的朱德看出了"破绽",朱德坚信他们被掉了"包"。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