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 一期工程拟今年动工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讯(记者/黄慧莹实习生/陈宜志)近日,记者从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了解到,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规划已经出台,一期工程拟在今年开工,目标是打造成惠州又一个国家4A级景区。近日,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网站公示《惠州市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规划》(草案)(下称《规划草案》),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规
-
何香凝逝世十周年期间将举行纪念活动
-
作者:
乐正维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廖仲恺 何香凝 周年纪念日 副委员长 人大常委 纪念馆 政协 副主席 中国美术 南京
-
描述:今年9月1日是原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民革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何香凝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北京、南京、广州等地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同时纪念廖仲恺先生)。主要内容有:一、建立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
-
“李烈钧民族资产”骗走老翁70万 谎称是李烈钧继承人,江西男子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2年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审判处黄某平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8万元。称给100万美元做报酬今年37岁的黄某平是江西赣州市老城村
-
取借与变革:20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画展及研讨会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行
-
作者:
羽行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前半期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广东美术馆 画展 何香凝 留学生 中国画 变革
-
描述:取借与变革:20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画展暨研讨会作为何香凝美术馆开馆19年重装维修后的开馆系列展览之一,于2016年11月18日下午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该展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中国艺术
-
“新娘”接丢了 陈赓自罚为周恩来办婚礼
-
作者:暂无 来源:信阳晚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周恩来夫妇与陈赓夫妇陈赓与周恩来是在黄埔军校相识的。周恩来是军校政治部主任,陈赓毕业后留校任黄埔军校第2期入伍生连连长,后为第3期本科副队长,在党内,他直接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工作。精明能干,又生性开朗幽默的陈赓深得周恩来的赏识。1925年8月初,周恩来与相恋5年之久的邓颖超打算结婚。邓颖超远在天津担任
-
何香凝与廖仲恺合墓内情
-
作者:
宋堃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短文 何香凝 文字说明 文章 文史 读者 照片 月刊
-
描述:最近我翻阅了《文史月刊》2001年11期的几篇文章,很受教益,忽见封二有一组廖仲恺、何香凝墓掠影照片,并附有简要文字说明。这不禁使我想起一段往事和有关合墓的内情,遂写成这篇短文,以飨读者。
-
《周恩来年谱(1898-1949)》若干史实考辨——以时人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
方海兴 来源:史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实考辨 周恩来年谱 日记 周恩来
-
描述:本文比对萧锋、林伟、冯玉祥、陈伯钧、巴苏、王恩茂等人日记中的相关记载,就《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若干史实舛误或因未能廓清相关史实而记述不够明确之处作一考辨。主要是现谱错讹的红军长征中通道会议的召开时间、1938年2月19日冯玉祥赴汉口会晤周恩来、1939年周恩来赴苏飞离延安的日期以及未能确切的周恩来1938年9月由武汉回到延安、年底由武汉到达重庆、1940年7月由重庆回到延安的日期、1940年8月和1943年8月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演讲日程等史实。
-
异曲同工的旧家庭挽歌:比较分析曹禺笔下的周公馆和曾家
-
作者:
孙淑芹 来源:东疆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封建家庭 资产阶级 命运 生活景象
-
描述:通过对曹禺的代表作《雷雨》和《北京人》中的周公馆和曹家进行比较,从中把握旧家庭的生活和人物,并形象说明: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更替的历史转折期,封建阶级固然已沦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也无力充当历史的主角。这两部各具风彩的作品,为旧家庭奏响了衰亡的挽歌。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以周恩来、王恩茂讲话为例
-
作者:
张云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阶级话语 革命 民族政策
-
描述:通过对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和王恩茂《为党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而斗争》的重读和对比,着重分析50年代党对民族政策的阐述,重现这一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
何香凝的一首歌词
-
作者:
任卫新 来源:词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张治中 廖仲恺 邮局 何香凝 国民党 老人 蒋介石 毛泽东 歌曲 孙中山
-
描述:三期钩沉刊载之后,开始有了不少反馈,朋友方家们的信息纷至而来给予赞赏和鼓励。某天一大早,年届八旬的王健老大姐打响了我的手机,索要我家地址,说有一封信寄给我,随后她就到邮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