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赵朴初先生纪念碑文创作
作者:暂无 来源:江淮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朴老是我国近当代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和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海内外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在国内外拥有极高的名望和声誉。朴老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他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与中国共
从蔡元培日记看其人际交往及与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关系
作者: 刘克敌 李敏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浙籍文人  日记  蔡元培  日常生活 
描述:民国时期的浙籍文人群体,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演变产生过十分巨大的影响,而蔡元培作为其代表人物,其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活动由于带有浓郁的同门同乡等色彩而值得关注。论文运用"西马"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有关日常交往活动的论述,通过对蔡元培日记等私人材料的分析,尝试厘清浙籍文人群体与新文化运动发生演变的复杂关系,指出仅仅从政治思想和社会变革角度审视新文化运动发生演变的不足之处。
《南京路上好八连》诞生
作者:暂无 来源:赤峰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山东大汉送来了一万七千字的初稿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素材来自解放军上海警备区某部八连。这本来是一支很普通的连队,在山东组建,渡江南下后,参加了江苏丹阳整训,上海解放后移师浦东,1956年驻防上海南京路,承担了保卫大上海最繁华地区的重任,这个连队的可贵之处是进城后不忘艰苦奋斗。他们的事迹和精神,点点滴滴被一
《南京路上好八连》诞生
作者:暂无 来源:文摘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粉墨雅集―国粹戏曲水墨画名家名作展”日前在南京东路558号上海旅游品商厦新世界珍宝馆举行。本次展览由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中国(上海)戏曲人物画研究会主办,新世界现代珍藏品中心、上海大朴堂艺术品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汇集了丁立人、陈九、高多、李晓恒、朱振庚、石禅、窦良羽等30多位艺术家创作的80多
行走着的幸福:人民广场支行大堂经理张婧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城市金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支行  大堂经理  心理承受能力  移动服务  人民广场  女员工  张婧  幸福 
描述:一天8小时的站立行走、奔走于网点的各个角落、主动招呼400多个来去匆匆的身影……行走着的“移动服务”就是人民广场支行大堂经理张婧的工作常态。对于一名刚入行的青年女员工来说.这从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上都是一种莫大的考验和挑战。在一线的大堂经理岗位上奋战.不仅需要女子应有的柔情——一抹空若幽兰般优美的微笑、一份暖人心田的温柔体贴.同时在柔美的背后,还需要岁月沉淀的积累和坚毅刚强的勇气。
从“发烧友”到摄影家:兼郎静山对陈复礼的影响
作者: 陈勃 陈复礼  来源:海峡影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画意摄影  艺术生涯  郎静山  读书后  陈复礼  摄影艺术  广东省潮安县  陈父  风景摄影  国际摄影 
描述:1916年,陈复礼出生在广东省潮安县一个贫穷的山村。陈父早年读过私塾,知书达礼,嗜好绘画和音乐,还喜爱养花种草,这种家庭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陈先生以后的艺术生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加上潮州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的薰陶,渐渐地使他对艺术有一种自发的朦胧的向往和追求。进入潮州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后,他对中国古曲诗词更加喜爱,特别是对那些脍炙
林伯渠诗词石碑旁,孩子在诵诗文
作者:暂无 来源:潇湘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龚柏威常德报道2013年2月,带着林伯渠骨灰即将回乡的消息,记者走访了林伯渠的故乡——常德市临澧县修梅镇。林伯渠的故居前,一棵参天古树,枝桠遮蔽了半个院落。家教父亲是第一个指路人在修梅镇凉水井村,村民一般都称林伯渠为“林老”。他们今年最关注的事,可能就是“林老回家”。1886年,林伯渠出生在
[0图]博物馆的文化力量 上海博物馆六十年发展历程 1952-2012
作者: 陈燮君 邓毅 陈克伦  来源: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内容包括:甲子历程;事业大观;上海博物馆大事
宋庆龄、何香凝没有给陈璧君写过劝说信:与《陈璧君服刑》的作者商榷
作者: 周军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近年来,不少媒体和报刊刊登过诸如"汪伪第一夫人在提篮桥"、"陈璧君终身被囚之谜"一类的文章。文中述及宋庆龄、何香凝得悉其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后,有心拉她一把,于1949年9月找到毛泽东、周恩来,毛泽东说"只要陈璧君发个简短的认罪声明,人民政府可以下令释放她"。当晚(9月25日晚上)宋庆龄、何香凝联名写信给陈璧君。陈璧君拒绝认罪,还给宋庆龄、何香凝写了复信,终至终身被囚。笔者从1990年夏秋开始,查阅了大量的文史、档案资料,并辗转寻访当年曾经管理过陈璧君的多名当事人,有幸结识
在上海博物馆看到第二大铜鼓:铜鼓闻见之三
作者: 蒋廷瑜  来源:广西文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博物馆  铜鼓  收藏  上海博物馆 
描述:上海博物馆收藏铜鼓220多面,其收藏铜鼓的数量仅次于广西民族博物馆,在中国,也是在全世界,收藏铜鼓数名列第二。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