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朴初在特殊岁月里
-
作者:
汪东林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朴初 专门委员会 大学毕业生 工作组 作为 办公室工作 座谈会 全国政协机关 60年代初
-
描述:60年代初,我作为一名二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跨进了全国政协机关的大门,在工作组(即今日之专门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而我初识赵朴初,则是在政协宗教组的一次座谈会上。
-
忘年之交四十载(之一)——悼赵朴初
-
作者:
汪东林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朴初 专门委员会 大学毕业生 工作组 梁漱溟 宗教 办公室工作 座谈会 喜饶嘉措 政协委员
-
描述:一、初识赵朴初 60年代初,我作为一名二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跨进了全国政协机关的大门,在工作组(即今日之专门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而我初识赵朴初,则是在一次喜饶嘉措大师作震惊举座发言的宗教组座谈会上。那时正位党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的前后,全党全国都在调整政策,总结
-
忘年之交四十载(之三):悼赵朴初
-
作者:
汪东林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五、近五年来的交往 1994年底,我从人民政协报社调回全国政协机关工作。说来也是巧事,60年代初我是以政协宗教组的工作秘书开始的,没想到在90年代末我的工作岗位,也是在政协民族和宗教
-
李烈钧教育基金会捐助受赞誉
-
作者:
晓东 来源:团结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修水县 教育基金会 爱国人士 捐助 革命先驱 爱国主义精神 赞誉 边远贫困 兴教育人 李烈钧
-
描述:本报南昌讯:李烈钧教育基金会成立七年来,接受香港、台湾友人,民革党员、有识之士捐款计人民币53万余元。基金会成员珍惜这珍贵的捐赠,七年中资助和奖励江西武宁县、永修县、修水县边远贫困山区大、中、小学生311人上学,为贫困学校添置教学设备等,共计人民币20万元。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生及广大家长的赞誉。19
-
湖北省京山县城人民广场设计招标书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建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设计招标 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设计 江汉平原 建设委员会 城市特色 规划设计方案 京山县 人民广场 湖北省
-
描述: 湖北省京山县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是全国生态农业县,闻名全国的轻工机械工业公司座落在县城新市镇。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投巨资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县城将实施人民
-
简述潘梓年对《新华日报》的历史贡献
-
作者:
马艺 来源:新闻大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潘梓年 历史贡献 《新华日报》
-
描述:《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机关报,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张全国性大型日报。它为我党的宣传工作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华日报》倾注了大量
-
李烈钧教育基金会助贫兴教
-
作者:
钟凯 来源:团结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教育基金会 乐育英才 初中毕业生 关心教育 爱国人士 流芳后世 武宁县 公办民助 兴教育人 李烈钧
-
描述:本报讯:江西武宁县地处山区,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中取得了辉煌成绩。党和政府竭尽全力办教育,虽已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但每年5000余名初中毕业生中只有1000人能上高中,这显然不能满足新世纪人材的需求。为此,中共武宁县委、县政府和广大群众筹措资金300余万元,决定与李烈钧教
-
赵朴初的童年
-
作者:
宾语 刘刚世磊 来源:劳动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童年 高等学堂 赵朴初 吃得津津有味 文辞优美 宗教领袖 打得好 赵文楷 佛教研究 太湖县
-
描述:11月5日,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94岁诞辰。“四代翰林”的赵家赵朴初的先祖──赵文楷字逸书,号介山,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隶属安庆市)望天乡。文楷少年家贫,几至辍学,但天资敏慧,才智过人,诗文超群,6岁时作的《咏百舌诗》至
-
赵朴初同志生平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1月3日下午,纪念赵朴初诞辰105周年座谈会在我县举行。座谈会上追忆和缅怀了赵朴初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及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对弘扬和继承朴
-
周璇啊周璇
-
作者:
赵士荟 来源:大众电影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人生道路 周璇 明月 唐棣 影片 歌曲 电影杂志 唱片 怀德
-
描述:周璇的十个名字 周璇在短暂的一生中,有过十个名字。 1920年,周璇出生在江苏常州一户姓苏的人家,学名苏璞,小名义官。苏璞三岁肘,被舅父拐卖到江苏省金坛县一带,后来被一户姓王的人家收养,改名为王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