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穗港澳珠名伶名曲汇知音》晚会在粤剧文化广场举行
-
作者:
程小秋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知音 穗港澳 广东省 演出 澳门 粤剧 广州市 基金会 名曲
-
描述: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联合主办了第三届"穗港澳珠名伶名曲汇知音"晚会,演出单位有
-
何香凝的艺术人生
-
作者:
王晓松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香凝美术馆 廖仲恺 中国近代史 香港 广东省 中国画 绘画 作品 孙中山 日本画
-
描述:何香凝,原名谏,又名瑞谏,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乡(现广州市郊区鹤洞乡),故号棉村居士。1878年生于香港。父何载,字炳桓,是香港的大地产商。母陈二。兄弟姊妹十二人中,何香凝排行第九。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在清王
-
见证何香凝的传奇人生与艺术品格的展览
-
作者:
纳涤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香凝美术馆 美术学校 文化中国 展览 广东省 艺术精品 孙中山 艺术品格 辛亥革命 革命活动
-
描述:展览名称:文化中国.辛亥百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何香凝艺术精品展览巡展展览时间:2011年9月16日至9月26日何香凝(1878-1972):1878年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1911年毕业于日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后随同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中
-
粤剧文化广场有好戏
-
作者:
文俊群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阳春市 剧团 青年团 广州 广东省 演出 粤剧 红线女 基金会
-
描述:8月的广州粤剧文化广场,像广州的天气那样热浪逼人。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牵头主办的粤剧文化广场活动精彩纷呈,8月的演出主要有阳春粤剧团演出《郑小娇》、《烈女报夫仇》、《争母奇案》;清远市文联和荔湾区文联组织的专场粤剧曲艺晚会;广东粤剧青年团演出马红代表作《刁蛮公
-
粤剧文化广场全年献演123场
-
作者:
岭南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观众 艺术家 广东省 文化公园 演出 粤剧 广州市 繁荣 基金会
-
描述:拉开了春节后粤剧文化广场的演出序幕。据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粤剧文化广场去年共演了123场。
-
金秋,粤剧文化广场受观众热捧
-
作者:
子希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岑溪市 观众 台山市 广东省 文化公园 演出 粤剧 广州市 基金会
-
描述:红色暴雨警讯难阻观众的脚步台山市粤剧团10月10日,位于广州文化公园的粤剧文化广场10月份演出拉开帷幕,来自著名侨乡的台山市粤剧团打响10月演出第一锣。当晚由青年文武生陈文轩、青年花旦李卓琳担纲主演传统名剧
-
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
-
作者:
陈晓璇 刘琦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广东表彰学陶师陶先进个人和集体羊城晚报讯10月12日,广东陶行知研究会在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举行隆重的纪念暨表彰大会。大会对杨应彬、黎克明、周毅等十四位老同志颁发了广东陶研工作终身成就奖,授予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21个单位“广东省学陶师陶先进集体”,授予华南师范大学的王建军等69人“广东省
-
贾庆林参观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何香凝艺术精品展
-
作者:
顾瑞珍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广州讯:近日,广东省政府决定拨900万元对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内何香凝女士捐建的“四合院”维修给予经费支持。至此,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民革广东省委《关于确立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内四合院为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拓展用房并进行维修的建议》的提案得到圆满落实。这是他们继历时10年不断跟踪促成修葺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
-
何香凝与广东大革命时期的妇女统一战线
-
作者:
蔡瑞燕 来源: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香凝 大革命时期 国民革命 妇女统一战线
-
描述:大革命时期,何香凝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兼任广东省妇女部长,领导广东妇女运动,她与共产党妇女运动领袖通力合作,发挥知识妇女的先锋与桥梁作用,深入基层发动广大农工劳动妇女,促成了各界妇女的大联合,使妇女统一战线对国民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一与何香凝的天足之缘
-
作者:暂无 来源:泰山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仲恺祖籍中国福建,1877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三藩市(旧金山)。其祖父廖景昌于清道光年间迁徙到广东省归善县鸭仔?乡窑前村(今广东惠州市陈江填幸福村),开始以务农为生,后到香港经商致富。1893年,父亲廖竹宾突然病逝,不久,母亲忧伤过度病倒。16岁的廖仲恺,扶着父亲的灵柩,携着病母和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