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名人故居 (4)
历史名人 (2)
按年份分组
2016(3)
2012(1)
2004(1)
1999(1)
按来源分组
世纪(6)
相关搜索词
郭沫若诗词答谢董竹君
作者: 马宣伟  来源:世纪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川西平原  上海  董竹君  饭店  郭沫若  锦江  四川菜  文化中心  公寓 
描述:郭沫若抛妻别子于1937年7月25日拂晓,悄悄地逃离日本回国,于7月27日安全到达上海。回到上海后,郭沫若暂时住在上海贝当路(今衡山路)一所公寓里,摆在他面前的是住地四周都有特务盯梢,还有经济上的困难。锦江饭店的老板董竹君,平生读的第一本文艺书,就是郭沫若翻译的歌德成名之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位在四川居住多年的江南妇女,出于对郭沫若的崇敬,特地来到公寓看望郭沫若。郭沫若很感兴趣地问董竹君说:饭店为什么要取锦江这个名字?董竹君说:这家饭店专卖四川菜品,它的名字必须具有四川特色,所以选用了川西平原、四川政治
钱能训:周恩来离乡去东北的因缘
作者: 李海文  来源:世纪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士珍  顺天府乡试  童子试  徐世昌  浙江嘉善  吴越国  巡警部尚书  军机大臣  武肃王  周贻赓 
描述:周恩来1946年回顾自己成长过程时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1他为什么能从淮安
钱能训:周恩来离乡女东北的因缘
作者: 李海文  来源:世纪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钱能训:周恩来离乡女东北的因缘
周公馆的外籍座上客幼章
作者: 徐云根 耿前进  来源:世纪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人  代表团团长  工作人员  中共代表团  记者招待会  办事处  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  国共谈判  中国人民 
描述:在1946年南京国共谈判期间,上海马斯南路(今思南路)上的周公馆(即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是当时国内外各界进步人士向往关注的地方,因为在那里他们能亲耳聆听中共代表团团长,著名共产党人周恩来所举办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并通过周恩来的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
周恩来为京沪设办事处致信宋子文
作者: 刘小宁  来源:世纪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诚  宋子文  行政院长  陆定一  还都  龚澎  中共代表团  代表团团员  国民党当局  国共谈判 
描述:1946年4月30日,中共代表团在重庆举行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周恩来发表讲话,通报了东北的战局。在国民政府“还都”前夕,中共代表团先期于5月3日由重庆移驻南京,办公处就设在国民政府以东的梅园新村。早在国民政府还都前,周恩来考虑到国民政府即将还都南京,国共谈判的中心也将从重庆移至南京。于是就派遣了代表团团员祝华先行赴南京,为代表团寻找办公用的房子。
“文革”初期宋庆龄致龚澎的一封信
作者: 郑培燕  来源:世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帝国主义  新中国  新制度  宋庆龄  收信人  社会主义国家  孙中山  中国共产党  文革 
描述:笔者近日在馆藏档案中发现一份宋庆龄的英文信手稿,长达13页,收信人为Com.Kung Peng,日期为7月13日。笔者考证后确定此信写于1966年,收信人Com.Kung Peng是曾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的龚澎。结合其他档案资料,笔者弄清了宋庆龄写这封信的缘由,即希望通过龚澎向女作家韩素音转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意见。 宋庆龄写信的缘由 女作家韩素音,原名周光瑚,中西混血儿,国际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与龚澎是燕京大学同学,也是多年的好朋友。得益于龚澎的鼓励和帮助,韩素音1956年以后至“文革”期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