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豫园商城=半只黄金股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豫园商城(600655)拥有招金矿业26.18%的股权,持股数量为3.82亿股,市值约为58.76亿元,豫园商城完全称得上是半个黄金股。申万研究所有色金属小组研究预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通胀预期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最终都会推升金价,从而大幅增加招的投资收益,以及推升黄金零售的销售规模和毛利水平
何香凝艺术精品集中展出
作者: 金璐  来源:羊城晚报地方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羊城晚报讯记者璐报道:4月19日至5月20日,何香凝美术馆将推出馆藏何香凝艺术精品展,庆祝该馆建馆15周年。展览分为两部分,共展出85件何香凝艺术精品,全面向公众展示近现代女性艺术家何香凝的绘画成就。第一单元以何香凝如何运用自己的“文化资本”为个案,反映民国时期文人画家与“文化资本”的关系;第二单
《何香凝传》
作者: 金冲及  来源:长三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廖仲恺  反抗精神  民族民主革命  何香凝  日本留学  少年时代  孙中山  革命活动 
描述:何香凝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富商家庭,少年时代就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反抗精神。她和廖仲恺结婚后到日本留学,很快就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廖仲恺回国从事秘密革命活动时,何香凝写了一首诗赠给他:“国仇未复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她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激情,和当时同在日本的鲁迅的那首诗何等相似。这以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也遭受过严重的挫折,她和廖仲恺始终追随孙中山,不屈不挠地进行斗争,从来不曾向黑暗势力屈服过。
[0图]蔡元培画传
作者: 金林祥  来源: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940  蔡元培  传记  1867  画册 
描述: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对中国的科学事业和民主事业,尤其是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选取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在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文字,图文并茂地展现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光辉一生。
省艺术节粤剧文化广场展演的启示
作者: 金子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门票  展演  艺术展  广东省  主办单位  演出  粤剧  广州市  顺德 
描述:去年11月23日,随着顺德艳阳天粤剧团演出的古装粤剧《凤烛烧残泪未干》降下帷幕,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粤剧文化广场粤剧艺术展演圆满结束。此次展演共演出15场,根据主办单位商定的文化惠民宗旨,8430张门票全部免费向社会各界
北外滩落下“一滴水” 老码头泊上新邮轮
作者: 金志刚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滴水”原址“一滴水”——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徐正魁摄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邮轮经济是其中重要一环;新世纪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对黄浦江两岸开发提出“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规划建设要求——两项世纪工程,在黄浦江北外滩汇聚出美丽的“一滴水”:2008年8月5日,享有“一滴水”美誉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
北外滩落下“一滴水” 老码头泊上新邮轮
作者: 金志刚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滴水”原址“一滴水”——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徐正魁摄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邮轮经济是其中重要一环;新世纪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对黄浦江两岸开发提出“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规划建设要求——两项世纪工程,在黄浦江北外滩汇聚出美丽的“一滴水”:2008年8月5日,享有“一滴水”美誉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
北外滩落下“一滴水”老码头泊上新邮轮
作者: 金志刚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滴水”原址“一滴水”——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徐正魁摄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邮轮经济是其中重要一环;新世纪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对黄浦江两岸开发提出“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规划建设要求——两项世纪工程,在黄浦江北外滩汇聚出美丽的“一滴水”:2008年8月5日,享有“一滴水”美誉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
北外滩落下“一滴水”老码头泊上新邮轮
作者: 金志刚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滴水”原址“一滴水”——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徐正魁摄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邮轮经济是其中重要一环;新世纪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对黄浦江两岸开发提出“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规划建设要求——两项世纪工程,在黄浦江北外滩汇聚出美丽的“一滴水”:2008年8月5日,享有“一滴水”美誉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
李公朴和陶行知
作者: 赵玉泉 金明德  来源:常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公朴和陶行知共同创办“社会大学”。图为该校校刊和李公朴题词。赵玉泉话说1930年底,李公朴从美国回到可爱的祖国南京。南京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是当时中国官僚社会的一个缩影。李公朴在南京住了一年多时间,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败和糜烂腐朽的官僚政治生活使他感到窒息,他立志“誓不为官”。为此,他准备离开南京到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