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
名人故居 (8)
风景名胜 (5)
按年份分组
2017(4)
2016(6)
2015(4)
2014(3)
2013(2)
2011(8)
2010(1)
按来源分组
市场星报(28)
相关搜索词
开明都督柏文蔚
作者: 张亚琴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安徽都督柏文蔚生于寿县南乡柏家寨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的柏文蔚,16岁就代父到私塾馆授课3年,21岁,他前往应试,从州试、府试、到院试,得心应手,一发即中。父母高兴,乡里羡慕,而他自己却认为:“经国大计,不在此雕虫小技也。”失败的学生起义柏文蔚曾改良藏书楼,并在楼内召集学生数十人集会反对中俄密约。因知府和
赵朴初与“世太史第”
作者: 鹏子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安庆天台里有个“世太史第”,今天称为“赵朴初故居”,民间也叫过它“状元府”。这座“世太史第”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4463平方米,建筑面积2773平方米。花岗石铺地广场,造型别致的古井置于其间。建筑群坐北朝南,外墙为青砖勾缝清水墙,古朴典雅。马头墙高低起伏,富有韵律。主体建筑系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
《赵朴初》即将投拍
作者: 张亚琴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星报讯由我省著名作家裴章传创作的40集电视连续剧《赵朴初》年底前后即将投拍。目前,剧本创作已经过半,开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这部大剧明年即可全部创作完成,与观众见面。赵朴初是安徽太湖人,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
赵朴初与九华地藏菩萨铜像
作者: 余世磊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013年8月31日,一个伟大工程——九十九米地藏菩萨铜像在九华山狮子峰下落成开光。这是当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佛教造像,堪称佛教文化的经典。这项工程是由原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大和尚发心建造,得到了海内外无数高僧大德与善信们的助缘。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大铜像的建设就曾给予极大
赵朴初的哭
作者: 余世磊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赵朴初是个极其谦逊、和善之人,脸上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被人称作“活菩萨”。鲁迅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朴老一生中就有过许多次哭,展示出他极其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朴老哭领袖1972年,陈毅元帅受“四人帮”迫害,受尽折磨,后来得了癌症,住进了北京肿瘤医院。朴老也关进了牛棚,从事搓煤球的
赵朴初书法的文化价值
作者: 向梅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赵朴初作品赵朴初先生是我省太湖人,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庆,1911年随父母迁回老家太湖县寺前河居住。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他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诗、书与人格完美结合,是中国文化领域中一个坐标性人物。赵朴初习研书法采取博观约取、
赵朴初与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故事
作者: 余世磊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赵朴初在家中赵朴初先生早在青年时代,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位挚友。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共中央三代领导人结下了深情厚意。在他留下的诗作中,有着大量赞颂和缅怀那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感人诗篇,是他长期与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历史见证。呈诗毛主席受褒扬1953年,赵朴初等发起成立中
罗生特:被遗忘的“奥地利白求恩”
作者:暂无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77年11月底,肺癌晚期的前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王雨田住在北京医院,已接受了多次化疗。躺在病床上的他很瘦,虚弱无力。他忽然对妻子、时任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的张惠新提起了一个人——罗生特。30多年前,来自奥地利的罗生特是他们夫妇在八路军时的战友。“罗生特是个伟大的人,和白求恩一样。我没能在他最困难的时
罗生特:活着的白求恩
作者:暂无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星报讯(顾永星级记者俞宝强)罗生特(1903-1951),犹太裔奥地利人。罗生特原名雅各布·罗森弗尔德,罗生特是他参加新四军后使用的名字。1938年,他从维也纳大学获综合医学博士学位时,已行医10年。由于受到纳粹迫害,1939年夏流亡到上海。1941年3月,罗生特化装成德国传教士辗转来到苏北盐城新四
陶行知廉政文化之我见
作者: 张晓瑜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歙县古城中和街上有一座陶行知纪念馆,步入正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梁柱上体现陶行知先生人生追求和教育思想的一副对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副对联是陶行知一生奉献的真实写照。他一生公私分明,为筹集办学经费,方便募捐,特意为自己制作了一件“工作服”:上衣缝了放公款和私款两个口袋,他对公账与私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