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7)
期刊(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
黄浦文化 (4)
风景名胜 (3)
按年份分组
2017(3)
2016(14)
2014(1)
2013(3)
2012(3)
2011(3)
2001(1)
2000(1)
按来源分组
文汇读书周报(29)
相关搜索词
我置换了上海博物馆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很快,我花两点五亿元高价买下上海博物馆的消息震惊了上海滩。许多同行都不看好我的决策,毕竟,以如此巨资买下一座旧楼,听起来确实让人惊讶。更何况,当时的中汇大厦,总体建筑已经向延安路倾斜了十六度,被定义为危房。(文见十二、十三版)
偶然:我置换了上海博物馆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晓东(晓空居士)是“新太阳”地产品牌创立者,北京大学名誉校董,上海地产界“三大奇迹”的缔造者。《偶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李晓东先生的回忆录,记录了他六十余载丰富独特的人生阅历,亦是他对生命感悟的撷英。书名“偶然”一词浓缩了作者一生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从出生的“赤条条而来”的“无”,到从商取得
“美丽黄浦 书香社区”黄浦图书馆举办服务周活动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为参与第15届上海读书节活动,丰富读者文化生活,推动全民阅读,黄浦区图书馆自5月23日开始举办以“美丽黄浦、书香社区”为主题的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由于卢湾区并入,黄浦区图书馆读者面更广,读者需求增加,对该馆在公共图书服务质量上提出更高的标准。为让众多读者享受美丽黄浦、书香社区,该馆开展“美丽
黄浦图书馆丰富活动迎接“世界读书日”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由上海市曲艺家协会、黄浦区文化局、黄浦区图书馆、黄浦区文化馆共同举办的“聚焦曲艺,传承发展”名家谈曲艺,近日在黄浦区图书馆拉开帷幕。10位知名人士讲述了曲艺界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如:王汝刚的《海派文化中的上海曲艺》、黄永生的《上海说唱的发展》、品欢的《融入上海文化的80后相声》等。(邱松康)
鲁迅从未轻视泰戈尔
作者: 王锡荣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鲁迅泰戈尔泰戈尔曾三次来华访问。图为泰戈尔(右三)与徐志摩(右一)、林徽因(右二)等人合影。王锡荣鲁迅曾经说过:“有几个外国人之爱中国,是远胜于我们的同胞之上的。”鲁迅虽然不是针对泰戈尔说的,但是,泰戈尔真可以说是一个这样的外国人!他对中国充满了感情,他没到中国以前,就深深同情中国的命运,痛恨英国殖
鲁迅信任的画师陶元庆
作者: 蔡登山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元庆所画《故乡》封面陶元庆为鲁迅所画肖像蔡登山不久前,香港作家鲍耀明先生寄来周作人送给他的绝版书的书影。在他收藏的这三十四册书中,绝大部分是知堂老人的著作,其中有1937年3月宇宙风社出版的《瓜豆集》,知堂老人在上面题有“洙邻先生尊诲受业周作人呈”。该书原是送给老师寿洙邻先生(他是鲁迅老师寿镜吾的
鲁迅究竟送了几只火腿给毛泽东
作者: 王锡荣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31年4月20日纪念《前哨》编辑出版,鲁迅全家和冯雪峰全家合影。冯雪峰上世纪四十年代摄于上海王锡荣鲁迅给毛泽东送火腿,这在今天的人们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却曾是鲁迅研究者和党史研究者们很纠结的问题,有过不少争论。许广平最初谈到这事,一个传奇故事最初谈到这事的是鲁迅夫人许广平。1961年她
《鲁迅书简》
作者: 萧军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萧军编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80元本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萧军对鲁迅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写给他与萧红的五十余封书信的整理、辑录和注释,完整收录这批书信的原件,并配上编注者对当时历史背景的解说,以及对个人心态的追忆,展现了两位青年作家初闯海上文坛的心路历程、与鲁迅的密切关系和对鲁迅的敬爱之情。适值鲁迅
鲁迅怎样描写暴力
作者: 郜元宝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鲁迅在景云里寓所郜元宝当代中国文学无论好坏,种类毕竟十分齐全,莺歌燕舞,愤世嫉俗,贴近当下,遥想往古,宇宙之大,苍蝇之微,远若“三体”,近如脐下,温柔富贵,凄凉绝望,平淡写实,“穿越”搞怪,凡此种种,无不有人拼命挥写,产量之高,冠绝全球,而读者苦矣,只能分流,各取所需,其中除床笫风光、宫帷秘辛,暴力
鲁迅手稿的“林中路”
作者: 符杰祥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鲁迅诗作手稿《阿Q正传》手稿符杰祥研究作家手稿的目的是为了在创作灵感的偶然与必然、思路的连续与中断、文字的涂抹与透明之间,从边缘的涂改中摸索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小路,探寻充满种种可能性的创作踪迹。借用法国学者桑德琳(SandrineMarchand)在《修改的不可能性》一文中的话来说:“手稿学重新发明一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