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接见群众几件事
-
作者:华方治
年份期号:
2016-第3期
刊名:炎黄春秋
关键词:孙岳 刘冰 总理办公室 龚澎 周家鼎 吴庆 瘫痪状态 问过 张一 孙家栋
- 描述:一、文革中周总理工作量成倍增加,操劳殊甚1966年下半年,国务院机关处于瘫痪状态,秘书厅和八个办公室都不能办公了,只剩下吴庆彤和孙岳负责的值班室,我记得值班室只有张一知、刘冰清、孙家栋、王效贤等人。总理办公室原有秘书一二十人,到这时只剩周家鼎和外事秘书钱嘉东、机要秘书纪东。虽然协助总理的工作人员大大减少,但总理的工作量却成倍增多,要参
- 周恩来指导外事翻译工作
-
作者:施燕华
年份期号:
2016-第5期
刊名:湘潮(上半月)
关键词:北京外国语学院 驻外使领馆 吴建民 冀朝铸 中国教育 外国友人 教育改革 北京外国语大学 普通工作人员 中法建交
- 描述:1965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外交部教育司翻译处(现为翻译司)工作,与我同时进入翻译处的有10多个年轻人。1964年中法建交,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周恩来估计中国的外交将会有大发展,为此要未雨绸缪,准备好干部,指示翻译处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挑选一批刚毕业的年轻人,加以培养,应对即将到来的外事活动高潮。我们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进入了外交部。在此后
- 周恩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探析
-
作者:李莉莉
年份期号:
2016-第6期
刊名: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关键词:主要思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周恩来
- 描述:探析周恩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有利于总结其历史经验、借鉴其思想精华,指导新时期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于进一步推动我们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统一战线事业和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 周恩来承担责任
-
作者:李澄波
年份期号:
2015-第35期
刊名:政府法制
关键词:1954年 承担责任 宣言 初稿 新华社记者 日内瓦会议 周总理 周恩来
- 描述:1954年7月,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7月21日下午是最后宣言通过的日子,周总理嘱咐新华社记者:下午不必去开会了,就在别墅里拿着最后宣言的初稿等通知,每通过一段就交给电台向北京发一段;会议对初稿有什么修改,就即改即发。
- 周恩来执政党建设思想
-
作者:孙云凤
年份期号:
2016-第3期
刊名:觉悟
关键词:科学技术事业 人民群众 国家面貌 领导干部 执政党建设 现代化建设 党的领导 科学技术现代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强国
- 描述:早在1954年,周恩来就指出"我们的党已经是胜利的党、执政的党"。此后,周恩来便从执政的视角来思考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今天,学习周恩来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于加强新形势下执政党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周恩来执政党建设思想,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 周恩来总理逝世四十周年缅怀
-
作者:暂无
年份期号:
2016-第1期
刊名:心潮诗词
- 描述:周恩来总理逝世四十周年缅怀
- 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撷影
-
作者:范承祚
年份期号:
2017-第1期
刊名:秘书工作
关键词:外交活动 阿尔巴尼亚 新中国成立 周总理 周恩来 人民 一视同仁 历史性
- 描述:人民的总理面对排长队的“邀请者”们,不得不“一视同仁”“全部包干”。他有办法:同甲跳两圈儿,同乙跳几步,然后再轮到丙、丁……一个接一个,一个不落,统统跳完。1963年冬至1964年春,周恩来总理对亚、非、欧三大洲的14个国家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14年来最重大的外交活动之一。周总理在这次出访期间,访问阿尔巴尼亚的时间最长。在访阿期间,笔者作为首席翻译,
- 周恩来总理的胸怀
-
作者:曹应旺
年份期号:
2015-第2期
刊名:党史文汇
关键词:奉献精神 高层领导人 工作方法 无欲则刚 怀念周总理 壁立千仞 工作作风 有容乃大 诗联 周恩来同志
- 描述:周恩来总理诞辰90周年时,李先念写过一篇怀念周总理的文章。文中引用林则徐的诗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然后指出:"恩来同志确实胸如海洋,容量极大。"这代表了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人对周总理博大胸怀的评价。从"文革"中过来的中国老百姓都知道,周总理是什么委屈都能受的,是有着"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进地狱谁进地狱"的奉献精神的。他们也都是敬佩周总理
- 周恩来总理的职业观与高职院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
-
作者:孟文玉
年份期号:
2016-第17期
刊名:经济研究导刊
关键词: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 职业观
- 描述:“努力学习,精益求精”,是周恩来总理1939年绍兴之行时为其表侄王京题写的。“精益求精”蕴涵着至诚至善、精细严谨、创优创新、追求完美的理念,体现出锲而不舍、永不满足的精神。这也正是周恩来职业观最突出的体现。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周恩来职业观的视角入手,探讨当下高职院校在教育与实践过程中,如何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周恩来总理的家风
-
作者: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年份期号:
2017-第6期
刊名:铁军
- 描述:周恩来总理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