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伴我40年
-
作者:孟祥海
出版日期:2016-06-20
- 描述:今年是鲁迅逝世80周年,也是鲁迅伴我成长的40年。对鲁迅的最初记忆,来自于小时候家里的一本《鲁迅书信选》。后来,在小学语文里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才对鲁迅有了最初的印象。上世纪80年代,我读初中时,鲁迅的作品还很多,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段最脍炙人口的景物描写,至今还能背出
- 鲁迅从未轻视泰戈尔
-
作者:王锡荣
出版日期:2017-04-10
- 描述:鲁迅泰戈尔泰戈尔曾三次来华访问。图为泰戈尔(右三)与徐志摩(右一)、林徽因(右二)等人合影。王锡荣鲁迅曾经说过:“有几个外国人之爱中国,是远胜于我们的同胞之上的。”鲁迅虽然不是针对泰戈尔说的,但是,泰戈尔真可以说是一个这样的外国人!他对中国充满了感情,他没到中国以前,就深深同情中国的命运,痛恨英国殖
- 鲁迅今年要“对话”夏目漱石
-
作者:周能兵
出版日期:2017-02-24
- 描述:俞晓群(北京).六十杂忆知青时代的阅读,除去马恩列斯毛,就是鲁迅。今天翻检我的书架,还有三本《青年自学丛书》遗存,一是《鲁迅杂文选》上、下册,收录鲁迅1918至1936年文章,首印100万册;再一是《鲁迅书信选》,首印35万册。三本书均由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选编,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鲁迅今天过时了吗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7-17
- 描述:今年是鲁迅逝世八十周年,八十年来,在国人眼中,他经历了一个从人到神,又从神到人的过程。但肯定也好,质疑也罢,都使得鲁迅研究至今仍不失为一门显学。回眸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鲁迅都是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鲁迅曾说过:“希望我的文章随着时代的消失而消失。”他希望死后人们不要纪念他,因为他知道“待到伟大的人物
- 鲁迅今天的处境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11-27
- 描述:王乾荣今年是鲁迅逝世80周年。今天,鲁迅处境如何?韩石山先生不屑地说:“要说鲁迅文章多么好,就未必了……他的文学主张就是练字,比如他说,写完之后,至少看三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删去。删来删去,就剩下几条干巴巴的筋,丰腴没有了,酣畅也没有了。”纠正韩先生一下,鲁迅那段话,是“写完后至少看两遍”
- 鲁迅亲笔信封42万元成交
-
作者:吕福安
出版日期:2016-04-11
- 描述:西泠印社2016春季中外名人手迹专场拍卖会,4月9日下午在绍兴举行,鲁迅和他的两个弟弟的手迹一同亮相拍卖会,圴拍出高价。其中鲁迅的一个亲笔信封被拍到42万元。鲁迅先生于1928年8月15日致川岛的一个亲笔信封,信封上的地址为:杭州西浣纱路三十号,章矛塵先生,并有邮戳。川岛本名章廷谦,字矛塵,上虞人,
- 鲁迅买房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8-11
- 描述:五四运动那年,鲁迅在北京买四合院,总价3500块大洋,他刚上班,没那么多积蓄,把绍兴老家的祖宅卖了,还是没凑够,只好去银行贷了一笔500块大洋的短期贷款,为期3个月,月息“一分三厘”。一分三厘就是1.3%,折成年息是15.6%。现在去银行办按揭,为期10年或者15年,年息也不到13%。而鲁迅短短3个
- 鲁迅买单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8-09
- 描述:话说某日,鲁迅走进理发店。店伙计上下一瞥,心里嘀咕着:“这家伙,不修边幅,胡子拉碴,肯定不是有钱的主儿。”于是,他就三下五除二“打发”了鲁迅。鲁迅非但没有生气,而且还随意掏出钱给他,把他高兴坏了。过了一段时间,鲁迅又来理发,又是上次的店伙计“接待”他。店伙计心想,真是人不可貌相,这回可要认认真真理才
- 鲁迅也是设计高手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5-17
- 描述:在很多设计师眼里,自己这份工作并不轻松,费脑耗神,总是充斥着熬夜、枯坐和改改改。可世界上偏偏就有那么些人,在打胜仗、当明星、写小说、搞音乐的同时,顺便做出了一手好设计,让人咋舌,好像他们的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感到压力。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鲁迅算得上是中国第一批设计先锋。他一边忙着对国民党诛笔伐,
- 鲁迅也幽默
-
作者:张光茫
出版日期:2016-06-16
- 描述:印象中,鲁迅先生似乎是一个不苟言笑,非常严肃冷峻的人。其实,鲁迅不乏幽默的细胞,那幽默令人发笑,又令人深思。鲁迅爱穿长袍,经常不修边幅,有点像他笔下的孔乙己,一忙起来数月都不理发。朋友开玩笑道:“豫才,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回答:“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还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