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栏目导航
  黄浦街道   (659)
  南京东路街道   (66)
  外滩街道   (66)
  五里桥街道   (109)
  半淞园路街道   (61)
  小东门街道   (47)
  豫园街道   (60)
  老西门街道   (48)
  瑞金二路街道   (83)
  淮海中路街道   (67)
  打浦桥街道   (52)
  黄浦文化   (2185)
  上海博物馆   (891)
  上海大剧院   (706)
  上海美术馆   (575)
  黄浦图书馆   (4)
  上海城市规划馆   (9)
  风景名胜   (12464)
  外滩   (2061)
  南京路   (1674)
  人民广场   (1309)
  淮海中路   (268)
  新天地   (2176)
  文化广场   (1987)
  思南公馆   (148)
  8号桥   (61)
  豫园   (1507)
  老码头   (531)
  田子坊   (457)
  南京路步行街   (163)
  福州路文化街   (13)
  北京路生产资料...   (5)
  上海老街   (69)
  云南南路美食街   (3)
  世博滨江   (31)
  金陵路商业街   (1)
  历史名人   (14457)
  高旭   (47)
  徐伯昕   (48)
  施维智   (21)
  龚澎   (356)
  鲁迅   (2176)
  黎锦晖   (279)
  蔡元培   (2176)
  郎静山   (340)
  胡政之   (108)
  董竹君   (111)
  黄自   (450)
  柏文蔚   (78)
  盛丕华   (27)
  徐婉珊   (4)
  越飞   (593)
  陶菊隐   (25)
  周祥生   (25)
  瞿白音   (36)
  袁振英   (96)
  袁牧之   (132)
  徐铸成   (179)
  柯灵   (351)
  潘梓年   (77)
  钱君匋   (308)
  赵朴初   (1561)
  林伯渠   (573)
  周璇   (1024)
  薛佛影   (11)
  柯庆施   (291)
  罗生特   (140)
  胡绳   (594)
  陶行知   (2177)
  莫非仙   (2)
  魏金斯基   (19)
  唐君远   (22)
  名人故居   (3757)
  韬奋故居   (7)
  周公馆   (164)
  周韬奋   (2)
  周恩来   (2176)
  李烈钧   (221)
  何香凝   (1187)
  公共文化讲座   (2631)
  公共文化讲座   (2631)
鲁迅与青年人文学院
作者:彭松   出版日期:2016-05-15
报纸名称:上海财经大学报
描述:在一张相片里,鲁迅先生站在一群青年中讲演,整片操场上没有讲台、没有喇叭,他可能就站在一条矮凳上,在密匝匝的人群中露出半个身子,四周无数年轻热情的身影簇涌过来,像浪花围拢着一块礁石。这是1933年的冬天,鲁迅先生到北京,在北师大学生的盛邀下,就在师大操场上举行的一次讲演。还有一张照片,是鲁迅去世前两个
鲁迅与青年
作者:杨光祖   出版日期:2017-01-12
报纸名称:今晚报
描述:每次读鲁迅全集,有一点让我非常慨叹,就是鲁迅对青年的爱。这是很多德高望重者无法做到的。他是真的爱那些处在穷困境界中的有才华的青年。早年,他相信进化论,“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三闲集〉序言》)他为了未来,对青年毫不保留地爱。甚至在北大当老师的时候,包括以后
鲁迅与青年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5-06
报纸名称:宝鸡日报
描述:杨光祖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当代文艺评论中心主任、教授。著有学术专著《西部文学论稿》、散文集《所有的灯盏都暗下去了》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每次读鲁迅全集,有一点让我非常慨叹,就是鲁迅对青年的爱。这是很多德高望重者无法做到的。他
鲁迅与陈寅恪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5-11
报纸名称:茂名日报
描述:1902年春,13岁的陈寅恪同其哥哥一起到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那时,比陈寅恪长9岁的鲁迅也在这个文学院学习。鲁迅和陈寅恪的哥哥是同学关系,于是,陈寅恪和鲁迅交往就多了起来。后来,两人住到一间宿舍,朝夕相处,过从甚密。陈寅恪从国外留学归来,在蔡锷将军府任职,后来,准备再度出国。出发前,陈寅恪
鲁迅与长征
作者:何立波   出版日期:2016-10-10
报纸名称:中国纪检监察报
描述: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鲁迅与红军和红军长征之间,有着一段特殊的联系。鲁迅没有参加过长征,但他对长征表示了极大的关注,甘愿用笔做一名“小兵”。1935年12月的一天,鲁迅与茅盾联名给陕北的中共中央发贺电,祝贺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人也对鲁迅保持了高度的关注
鲁迅与郁达夫的友谊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4-15
报纸名称:阿坝日报
描述:荆墨鲁迅与郁达夫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近于亲人。郁达夫说鲁迅是伟大的,在文品和人品上都可算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对他崇敬之至;及至鲁迅去世后,又写了一大批追悼纪念的文章。而鲁迅对郁达夫的小说,也很推崇。鲁迅与郁达夫是朋友,有很多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是异常敏感的人,这种性格来源于早年的经历,
鲁迅与郁达夫
作者:李令飞   出版日期:2016-11-16
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描述:鲁迅与郁达夫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近于亲人。郁达夫说鲁迅是伟大的,在文品和人品上都可算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对他崇敬之至;及至鲁迅去世后,又写了一大批追悼纪念的文章。而鲁迅对郁达夫的小说,也很推崇。鲁迅与郁达夫是朋友,有很多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是异常敏感的人,这种性格来源于早年的经历,特别
鲁迅与郁达夫
作者:李令飞   出版日期:2016-10-19
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描述:鲁迅与郁达夫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近于亲人。郁达夫说鲁迅是伟大的,在文品和人品上都可算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对他崇敬之至;及至鲁迅去世后,又写了一大批追悼纪念的文章。而鲁迅对郁达夫的小说,也很推崇。鲁迅与郁达夫是朋友,有很多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是异常敏感的人,这种性格来源于早年的经历,特别
鲁迅与邹韬奋
作者:张铁荣   出版日期:2016-10-12
报纸名称:今晚报
描述:鲁迅与邹韬奋有过交往。他们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的大会上相识,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他们走到了一起。1933年5月9日,鲁迅从《生活周刊》上看到韬奋编译的《革命文豪高尔基》一书的广告后,立即写信给他,信中说“这实在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赠品”。鲁迅还向韬奋建议,书中增加一些插图,并表示自己藏存的一本《高尔基
鲁迅与邹韬奋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10-25
报纸名称:太原晚报
描述:张铁荣鲁迅与邹韬奋有过交往。他们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的大会上相识,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他们走到了一起。1933年5月9日,鲁迅从《生活周刊》上看到韬奋编译的《革命文豪高尔基》一书的广告后,立即写信给他,信中说“这实在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赠品”。鲁迅还向韬奋建议,书中增加一些插图,并表示自己藏存的一本《
上页 1 2 3 ... 40 41 42 ... 97 98 9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