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与青年人文学院
-
作者:彭松
出版日期:2016-05-15
- 描述:在一张相片里,鲁迅先生站在一群青年中讲演,整片操场上没有讲台、没有喇叭,他可能就站在一条矮凳上,在密匝匝的人群中露出半个身子,四周无数年轻热情的身影簇涌过来,像浪花围拢着一块礁石。这是1933年的冬天,鲁迅先生到北京,在北师大学生的盛邀下,就在师大操场上举行的一次讲演。还有一张照片,是鲁迅去世前两个
- 鲁迅与青年
-
作者:杨光祖
出版日期:2017-01-12
- 描述:每次读鲁迅全集,有一点让我非常慨叹,就是鲁迅对青年的爱。这是很多德高望重者无法做到的。他是真的爱那些处在穷困境界中的有才华的青年。早年,他相信进化论,“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三闲集〉序言》)他为了未来,对青年毫不保留地爱。甚至在北大当老师的时候,包括以后
- 鲁迅与青年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5-06
- 描述:杨光祖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当代文艺评论中心主任、教授。著有学术专著《西部文学论稿》、散文集《所有的灯盏都暗下去了》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每次读鲁迅全集,有一点让我非常慨叹,就是鲁迅对青年的爱。这是很多德高望重者无法做到的。他
- 鲁迅与陈寅恪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5-11
- 描述:1902年春,13岁的陈寅恪同其哥哥一起到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那时,比陈寅恪长9岁的鲁迅也在这个文学院学习。鲁迅和陈寅恪的哥哥是同学关系,于是,陈寅恪和鲁迅交往就多了起来。后来,两人住到一间宿舍,朝夕相处,过从甚密。陈寅恪从国外留学归来,在蔡锷将军府任职,后来,准备再度出国。出发前,陈寅恪
- 鲁迅与长征
-
作者:何立波
出版日期:2016-10-10
- 描述: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鲁迅与红军和红军长征之间,有着一段特殊的联系。鲁迅没有参加过长征,但他对长征表示了极大的关注,甘愿用笔做一名“小兵”。1935年12月的一天,鲁迅与茅盾联名给陕北的中共中央发贺电,祝贺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人也对鲁迅保持了高度的关注
- 鲁迅与郁达夫的友谊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4-15
- 描述:荆墨鲁迅与郁达夫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近于亲人。郁达夫说鲁迅是伟大的,在文品和人品上都可算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对他崇敬之至;及至鲁迅去世后,又写了一大批追悼纪念的文章。而鲁迅对郁达夫的小说,也很推崇。鲁迅与郁达夫是朋友,有很多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是异常敏感的人,这种性格来源于早年的经历,
- 鲁迅与郁达夫
-
作者:李令飞
出版日期:2016-11-16
- 描述:鲁迅与郁达夫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近于亲人。郁达夫说鲁迅是伟大的,在文品和人品上都可算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对他崇敬之至;及至鲁迅去世后,又写了一大批追悼纪念的文章。而鲁迅对郁达夫的小说,也很推崇。鲁迅与郁达夫是朋友,有很多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是异常敏感的人,这种性格来源于早年的经历,特别
- 鲁迅与郁达夫
-
作者:李令飞
出版日期:2016-10-19
- 描述:鲁迅与郁达夫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近于亲人。郁达夫说鲁迅是伟大的,在文品和人品上都可算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对他崇敬之至;及至鲁迅去世后,又写了一大批追悼纪念的文章。而鲁迅对郁达夫的小说,也很推崇。鲁迅与郁达夫是朋友,有很多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是异常敏感的人,这种性格来源于早年的经历,特别
- 鲁迅与邹韬奋
-
作者:张铁荣
出版日期:2016-10-12
- 描述:鲁迅与邹韬奋有过交往。他们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的大会上相识,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他们走到了一起。1933年5月9日,鲁迅从《生活周刊》上看到韬奋编译的《革命文豪高尔基》一书的广告后,立即写信给他,信中说“这实在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赠品”。鲁迅还向韬奋建议,书中增加一些插图,并表示自己藏存的一本《高尔基
- 鲁迅与邹韬奋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10-25
- 描述:张铁荣鲁迅与邹韬奋有过交往。他们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的大会上相识,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他们走到了一起。1933年5月9日,鲁迅从《生活周刊》上看到韬奋编译的《革命文豪高尔基》一书的广告后,立即写信给他,信中说“这实在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赠品”。鲁迅还向韬奋建议,书中增加一些插图,并表示自己藏存的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