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与胡适的书缘
-
作者:谭云
出版日期:2017-03-13
- 描述:鲁迅与胡适是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的两位先驱,尽管后来双方因文艺观的不同而势如水火,但在早期,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结下了一段令人称道的书缘。在那个年代,书籍资料是文人治学的必需资本。鲁迅曾在北京教育部任职十多年,参与过京师图书馆、通俗图书馆的筹建,因此借阅馆藏书籍可谓近水楼台。鲁迅平日还常去琉璃厂等处淘书
- 鲁迅与胡适的书缘
-
作者:成健
出版日期:2016-08-08
- 描述:鲁迅与胡适鲁迅与胡适是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的两位先驱,尽管后来双方因文艺观的不同而势如水火,但在早期,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结下了一段令人称道的书缘。在那个年代,书籍资料是文人治学的必需资本。鲁迅曾在北京教育部任职十多年,参与过京师图书馆、通俗图书馆的筹建,因此借阅馆藏书籍可谓近水楼台。鲁迅平日还常去琉璃
- 鲁迅与胡适的书缘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8-19
- 描述:成健鲁迅与胡适是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的两位先驱,尽管后来双方因文艺观的不同而势如水火,但在早期,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结下了一段令人称道的书缘。在那个年代,书籍资料是文人治学的必需资本。鲁迅曾在北京教育部任职十多年,参与过京师图书馆、通俗图书馆的筹建,因此借阅馆藏书籍可谓近水楼台。鲁迅平日还常去琉璃厂等处
- 鲁迅与胡适的书缘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8-12
- 描述:鲁迅与胡适是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的两位先驱,尽管后来双方因文艺观的不同而势如水火,但在早期,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结下了一段令人称道的书缘。在那个年代,书籍资料是文人治学的必需资本。鲁迅曾在北京教育部任职十多年,参与过京师图书馆、通俗图书馆的筹建,因此借阅馆藏书籍可谓近水楼台。鲁迅平日还常去琉璃厂等处淘书
- 鲁迅与翼城才女吴曙天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1-22
- 描述:吴曙天和章衣萍合影。鲁迅这位世纪文豪格外提携和爱护青年人,其中有一位被称为“翼城才女”的女子与鲁迅保持了长达七年的友谊,直到1930年这位“翼城才女”在上海患病,又随夫入川才与鲁迅交往逐渐减少,那么这位翼城才女是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关于这位“翼城才女”只有这么一点资料:吴曙天,原名吴冕藻,190
- 鲁迅与美食
-
作者:罗基仁
出版日期:2016-03-18
- 描述: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读高中时,通过老师介绍,初步了解到鲁迅先生非常勤奋刻苦(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他富于正义感和民族气节,思想深刻,忧国忧民,耐住寂寞,甘于清贫,富有才情,文笔犀利,从那时起,我对鲁迅先生就十分喜欢和崇敬。几十年来,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介绍先生的书籍(如传记
- 鲁迅与美术文献收藏
-
作者:曹鹏
出版日期:2016-05-21
- 描述:赵稀方[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鲁迅之离开朱安,走向许广平,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义无反顾的。1926年8月,鲁迅携许广平南下,但还没勇气在一起,两人约好先分开两年,一到厦门,一至广州。两地书就写于此时。不到半年,鲁迅就到广州,两个人又在了一起。不过鲁迅不敢公开两人的关系。鲁迅与许广平离开广州到了
- 鲁迅与美术
-
作者:吴为山
出版日期:2016-10-31
- 描述:民族魂——鲁迅(头像)吴为山一本翻开的书,一本厚重而巨大的旧书,一个硬朗坚毅的身影从书中走来,步伐坚定、从容。这是鲁迅,是刀刻的鲁迅,是青铜铸造的鲁迅,是一座精神俱在的不朽雕像。“鲁迅形象”始终是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最普遍也是最“刻骨”的存在。这匠心独运的设计,在中国美术馆五楼揭开了“只研朱墨作春山
- 鲁迅与科普
-
作者:陈永坤
出版日期:2016-08-18
- 描述:文学家鲁迅先生对我国的科学普及工作,也曾作出过重要贡献。1908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担任初级部的化学和优级部的生理卫生课,同时兼任生物学科的翻译。他在编写的《人生象学》讲义中,冲破禁区,写了关于人的生殖系统一章。他还鼓励学生解剖人的尸体,亲自带领学生到野外实习,采取植物标
- 鲁迅与科普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8-31
- 描述:文学家鲁迅先生对我国的科学普及工作,也曾作出过重要贡献。1908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担任初级部的化学和优级部的生理卫生课,同时兼任生物学科的翻译。鲁迅对科学普及的主要贡献,是在他的著作和翻译方面。他1898年编《莳花杂志》,1902年著《说钼》和《中国地质略论》,与别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