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辑校谢承《后汉书》琐议
-
作者:
谢政伟 来源:嘉兴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辑校 鲁迅 谢承 疏失 特点
-
描述:鲁迅对谢承《后汉书》的辑校明定是非且简明精到,善参他说以有效勘误,有效引补以充实文意,如实存疑而不加臆改,尽可能恢复其原貌,体现出谨严的治学态度和求真的研究精神。但其中一些误辑、漏辑、失校等疏失尚待进一步完善订正。
-
家校联系小平台一方教育新天地
-
作者:
杨卫星 来源:教师(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如何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艺术,密切家校联系,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开办的家长学校。然而,走进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以下简称“东方红小学”)校门旁的社区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你看到
-
校企合作共创新天地:苏杭企业调研纪实报告
-
作者:
凌兰 来源:科学咨询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行业实践 育人理念 教育模式 策划部 三维电视 教学改革 难忘的记忆 一流技术 华道 培训师
-
描述:2013年7月20日,冒着酷暑,我校计算机专业二十余名专业教师踏上了去苏杭一带考察调研相关企业的征途。带着全校师生的期盼,带着领导的重托,提着厚厚的资料,在短短的一周时间之内,我们穿梭在各大企业之间
-
西山脚下的林与路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校前区文化广场及环校游路景观设计感悟
-
作者:
郑鹏 杨忠华 马晓潇 来源:云南建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和谐 党校文化 山地景观 适地改造
-
描述:阐述党校校前区文化广场及环校游路景观改造,探讨景观适地性及山地景观改造的要点。
-
是“学校”还是“教校”?——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
-
作者:
刘景忠 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下)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学习 校长 教师 教育 陶行知 孩子
-
描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去上学了。孩子上学的地方.过去叫“学堂”,后来叫学校。从字面来理解,学堂也好,学校也好,都是孩子学习的地方。其他的一切,诸如校长、教师、教工、校舍、校同等,都是因学生、因学习而存在的。很简单的道理,似乎无须赘言了。
-
周恩来逝世前后的日子(上)
-
作者:
顾保孜 来源:湘潮(上半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张春桥 罗青长 高振 燃尽 赵炜 最后一次 最后时刻 张佐 黏稠痰 昏迷状态
-
描述:周恩来燃尽了生命之光,他与叶剑英最后一次谈话1975年12月,周恩来进入了断断续续的昏迷状态,医疗组的专家们感到周恩来的病情已到了最后阶段。大家都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毕竟伴随生病的周恩来两年多时间,心里也一点点地增强了承受力。12月7日深夜,周恩来突然昏迷过去,一时呼唤不醒。值班医生立刻把所有专家、医护人员及警卫等都叫到病室,专家检查发现是他的气管里有黏稠痰堵住了呼吸道,阻碍呼吸,
-
周恩来逝世前后的日子(下)
-
作者:
顾保孜 来源:湘潮(上半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青长 高振 西花厅 王洪文 最后一次 北京医院 姚文元 韩宗 白头发 周恩来同志
-
描述:(接上期)韩宗琦担负起晚辈的责任。为周恩来理了20余年发的北京饭店的朱师傅,为周恩来理完了最后一次发后,悄悄地将一缕灰白头发保存了下来1976年1月8日中午,送周恩来遗体的车队从北门开进了北京医院
-
和柯灵夫妇相聚的日子
-
作者:
白岩 来源:名人传记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和柯灵夫妇相聚的日子
-
陪伴赵朴初先生的日子
-
作者:
潘明权 来源:世纪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赵朴初先生的逝世,无疑是中国佛教界的最大损失,而且是无可弥补的损失。一转眼,朴老离开我们将近一年了。我与朴老的接触时间不长,但也有整整十年了。缘与机缘,以及朴老对上海佛教情况的关爱,使我有幸与朴老有过十多次长谈,收获良多,尤其对朴老在佛教以外的历史、文学、戏剧方面的广博学识,以及他老人家幽默风趣,
-
胡绳同志最后的日子
-
作者:
魏久明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住院治疗 胡绳 山东省 烟台市 领导 中央政治局 上海市 思考 党史研究
-
描述:今年7月9日,胡绳同志叫我去,说要给我“交待任务”。下午3时,我来到了他的书房。简短寒暄后,他要我搬椅子坐在他对而,这样说话比较方便。他对我说,他想外出走走,一是去参观一些地方,二是边看边思考一些问题,主要是休息。他说:我们先去烟台,然后去南方(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