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校言校”:蔡元培在学生运动中的身份与立场
-
作者:
毕玉芳 张正峰 来源:山东高等教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立场 身份 学生运动 蔡元培
-
描述:学生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同党派及人物在不同时期,对其有不同的态度。蔡元培作为近代中国学界与教育界的领袖,处于学生运动的漩涡之中,对学生运动有其直接的感受。检视其有关学生运动的言行,可见其不同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影响了其对学生运动的态度。蔡元培对学生运动所持立场的变化,颇能折射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与选择。
-
是“学校”还是“教校”?——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
-
作者:
刘景忠 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去上学了。孩子上学的地方,过去叫“学堂”,后来叫学校。从字面来理解,学堂也好,学校也好,都是孩子学习的地方。其他的一切,诸如校长、教师、教工、校舍、校园等,都是因学生、因学习而存在的。很简单的道理,似乎无须赘言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去过不少职业学校,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给我的感觉,在大部分学校里,学生就是来接受管理、接受约束、接受培训的。全社会有一个不约而同的共识,即适龄青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校”单位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陶研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心小学 翔云 职业技术学校 安茶 实验校 南安 教师进修学校 陈埭镇 育才小学 建瓯
-
描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校”单位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校”单位(16所)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陶研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校”单位(16所)
-
上海南京路商業補習學校概况
-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与职业 年份:193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三极 教授 教师 上海 沿革 南京路 教育局 商店 概况
-
描述:一沿革及組織民國八年秋南京路商界聯合會成立首任會長王才運及王廉方、余華龍諸君發起,創立夜校,本校遂於民國九年春成立。是時本校附設於靜安寺路福源裏商聯會中,十一年本校隨會遷於牯嶺路,十二年本校離會,暫設
-
我校三千师生在南京路等处展开示威活动
-
作者:暂无 来源:复旦杂志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我校三千师生在南京路等处展开示威活动
-
越飞与黄埔军校:苏俄对中国国民党政策内幕
-
作者:
林军 来源: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苏维埃俄国派往中国的全权代表越飞对于苏俄的孙中山和国民党政策有何重大影响?与中国的黄埔军校有何干系?学界虽然早有某种判断,但长期以来,苦于查无实据,更缺乏第一手资料,而语焉不详、不清。笔者谨利用本人于1992年上半年亲自在俄罗斯外交部历史档案管理局查阅搜集的1991年底解密而未经正式公布的档案原件拷贝,主要是俄共中央政治局及外交人民委员会与其驻华全权代表越飞等之间的内部往来信函,揭示当时苏俄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政策的内幕,其中包括帮助国民党建立军校的酝酿和决策情况。
-
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何香凝“冀养实业人才”教育思想传承
-
作者:
钟丽萍 罗婷 张文峰 来源:继续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科院校 模式 何香凝教育思想 应用型人才培养 创新
-
描述:工科院校走出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借鉴和传承香凝"冀养实业人才"的教育思想,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工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大有裨益。
-
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何香凝“冀养实业人才”教育思想传承
-
作者:
钟丽萍 罗婷 张文峰 来源:继续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科院校 模式 何香凝教育思想 应用型人才培养 创新
-
描述:工科院校走出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借鉴和传承香凝"冀养实业人才"的教育思想,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工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大有裨益。
-
“博洛交接”的关键是周恩来石厢子谈话
-
作者:
余伯流 来源:苏区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风亮节 博洛交接 权力转换 周恩来 石厢子谈话
-
描述: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事态是什么?作者经过实地考察、文献查证、深入辨析,在文中提出了独到见解:"博洛交接"的关键是周恩来石厢子谈话。这一观点在有关学术会议上获得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人们可以从这一事件中窥见中共领袖团队共产党人独具的优秀政治品质、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
上页
1
2
3
...
7
8
9
...
28
29
3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