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风气之先者蔡元培
-
作者:
张晓唯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绿树掩映的国立青岛大学。□田钢蔡元培旅青的这段日子里,整天忙于和岛城各界的权威人士会面、交流,以及到中学演讲。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1868-1940)一生对青岛、对山东大学情有独钟,曾多次到访青岛,对青岛海山风光之秀丽赞叹有加。在他的力主下,原在济南的山东大学改移青岛,他积极参与国立青岛大学(山大
-
蔡元培一生清廉没有私宅
-
作者:暂无 来源:潍坊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解放前,那些当官的几乎都有私房,当然也有极少数特例,蔡元培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清廉,没有私宅。蔡元培担任过教育总长、北大校长、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是靠工资过日子,没有灰色收入。工资并不低,但支出也很多,除喜欢购买中外图书,还经常捐助社会公益事业,接济有困难的学生、亲友,其中包括佣人子女
-
蔡元培亲笔信札现济南
-
作者:暂无 来源:济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蔡元培亲笔信札本报5月3日讯(记者赵晓林)今年的5月4日是“五四运动”第92个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济南收藏家徐国卫展示了一通他收藏的“五四运动”的推动者之一蔡元培的信札,虽然信札内容与“五四运动”无关,但对研究这位新文化运动先驱具有较高价值。徐国卫收藏的这通信札是蔡元培写给易培基的,内容是蔡
-
蔡元培和胡适为什么不买房?
-
作者:暂无 来源:北方新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租房住,并非只是今天的特殊现象,历史上早就有过。下面是蔡元培和胡适两位先贤租房住的故事。1928年,年逾花甲的蔡元培举家离开北平南下,定居上海,至1937年11月,偕妻携子离开上海南下,避难香港
-
蔡元培和胡适为何不买房
-
作者:暂无 来源:赤峰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蔡元培和胡适为何不买房1928年8月,年逾花甲的蔡元培先生举家离开北平南下,定居上海。至1937年11月,偕妻携子离开上海南下,避难香港。蔡元培先生在上海前后9年时间,曾先后租房达5次之多。几乎是过一年多点时间,就得搬一次家。常搬家,显然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蔡先生的好朋友和学生蒋梦麟、胡适、王星拱
-
顶着官帽的校长很难“蔡元培”
-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邓子庆(武汉媒体从业者)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对1555人进行的开放式调查显示,在现行体制下,大学校长中还会出现蔡元培、梅贻琦那样的大教育家吗?49.8%的人认为“不会了”,33.8%的人表示“不好说”。每每谈到大学校长,人们都习惯性地想起蔡元培。蔡元培何以成为大学
-
蔡元培和胡适为何不买房
-
作者:暂无 来源:扬中快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928年8月,年逾花甲的蔡元培先生举家离开北平南下,定居上海。至1937年11月,偕妻携子离开上海南下,避难香港。蔡元培先生在上海前后9年时间,曾先后租房达5次之多。几乎是过一年多点时间,就得搬
-
董竹君:爱情三个条件
-
作者:暂无 来源:铜都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董竹君,饮誉海内外的锦江饭店的创始人,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董竹君的家庭十分贫穷。其父在上海拉黄包车,母亲李氏给富人家当“粗做”娘姨,一家人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辛日子。不久董竹君的父亲大病了一场,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只能向长三堂子(妓院)老板借钱,300元要将董竹君抵押两年,条件是卖唱不卖身,陪客人清
-
董竹君:爱情三个条件
-
作者:
萧萧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董竹君,饮誉海内外的锦江饭店的创始人,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董竹君的家庭十分贫穷。其父在上海拉黄包车,母亲李氏给富人家当“粗做”娘姨,一家人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辛日子。不久董竹君的父亲大病了一场,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只能向长三堂子(妓院)老板借钱,300元要抵押两年,条件是卖唱不卖身,陪客人清谈。进堂
-
董竹君为爱情开三个条件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幼时贫困一见倾心萧萧董竹君,饮誉海内外的锦江饭店的创始人,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幼时贫困董竹君的家庭十分贫穷。其父在上海拉黄包车,母亲李氏给富人家当“粗做”娘姨,一家人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辛日子。不久董竹君的父亲大病了一场,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只能向长三堂子(妓院)老板借钱,300元要抵押两年,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