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作者: 何芳  来源:铜仁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最初我所知道的周总理是小学课本里的形象,在那个懵懂的年纪,我知道了我们国家有一位伟大的总理,他为国家尽心尽力,终日辛勤工作,为我国建国初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民,一切为百姓着想,深受人民的爱戴。他是值得尊敬的,所以在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是带着崇敬的心情观看的。电影讲述的是1961
李烈钧审理张学良案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老年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36年年末,一向无职无权、闲居养病的辛亥革命元老李烈钧突然奉命出任审判长,主持对西安事变主谋张学良的审判,演了一出代蒋介石受过的闹剧。其实李烈钧对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京“请罪”的坦荡磊落之举,由衷钦佩,是主张释而赦之,宣判无罪的。但是经过多年的教训,他已深知蒋介石的为人。
李烈钧与蒋介石
作者:暂无 来源:团结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卢沟桥事变  抗日同盟军  军事委员会  总参谋长  第二次北伐  第二次国共合作  蒋介石  冯玉祥  孙中山  李烈钧 
描述:1946年2月20日,李烈钧病逝重庆,国民政府显要纷至吊唁,在诸多挽联中,也包括蒋介石所送的一副挽联。挽联是:“勋在共和辉国史,这回厄难慰英灵”。蒋介石与李烈钧的关系极其微妙,蒋李是借其为民国元老这块踏脚石向上爬;嫌李是因“硬头蛮子”不受笼套而拒与合作。李烈钧对蒋介石有时遵从其领导,有时背其道而行
何香凝画作首度赴台
作者:暂无 来源:厦门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何香凝艺术精品展”昨天在台北中山纪念馆中山画廊开幕,共展出38件代表作和10幅照片,其中包括画家最擅长的狮子,栩栩如生、意态生动;所绘梅花,赋色典雅,布局奇绝;何香凝与台湾著名书法家、教育家于右任合作的两幅珍藏作品《岁寒三友图》。何香凝(1878-1972),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是孙中山先生的
——何香凝其人其画评介冰霜雪压心犹壮 战胜寒冬骨更坚
作者:暂无 来源:华侨大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何培基何香凝,一个充满传奇的伟大女性。她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廖仲恺先生的夫人,还是华侨大学的创始人、首任校长廖承志的老慈。何香凝既是一位革命家、政治活动家,又是一名艺术家。作为前者,她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作为一名艺术家,她以画明志,其绘画活动与其革命活动萦系于一生。
上海大剧院探寻“公益”新模式
作者:暂无 来源:黄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开启微信征订80元民票价受捧购票早鸟计划本报讯随着微博微信等发布媒介在剧院的广泛使用。使用“微信”订票也成了剧院特色的营销模式。2014年年初的几场演出,上海大剧院首次推出微信征订的模式,将订票
乔冠华与 龚澎
作者:暂无 来源:黑龙江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华书局出版乔松都著不久,“七·一”前夕的一天,党中央准备在凤凰山附近举行一个纪念性集会,领导同志邀请了几位外国朋友参加,母亲被毛泽东点抽调出来担任他的翻译。那次集会,母亲的老同学
伯乐蔡元培
作者: 彭忠富  来源:安顺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36年10月19日5时25分,鲁迅病逝于上海寓所。次日,蔡元培前往万国殡仪馆吊唁,并挽以一联:“著作最谨严,岂惟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在万国公墓为鲁迅举行葬礼时,蔡元培
伯乐蔡元培
作者: 彭忠富  来源:邵阳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36年10月19日5时25分,鲁迅病逝于上海寓所。次日,蔡元培前往万国殡仪馆吊唁,并挽以一联:著作最谨严,岂惟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在万国公墓为鲁迅举行葬礼时,蔡元培为执绋,并致词说:“我们要使鲁迅先生的精神永远不死,必须担负起继续发扬他精神的责任来。”他还发表《记鲁迅先生
蔡元培:倡导高校男女同校第一人
作者:暂无 来源:福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人物述林摘自《柯桥日报》蔡元培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启蒙者和先行者,素来主张男女平等。现代在婚姻和家庭问题上开风气之先,身体力行地将男女平等、婚姻自主思想付诸行动的,是蔡元培,对“男女授受不
上页 1 2 3 ... 8 9 10 ... 13 14 1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