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还是留?——田子坊调查记
-
作者:
耿忠平 来源:上海城市发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热门 旧区改造 创意
-
描述:如今的上海,一个关于旧区改造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田子坊创意一条街,用“田子坊”三字上网搜索,一下子会蹦出几千条这方面的信息,到田子坊实地走走,就会被既时尚又传统的艺术氖围所感染。但留心观察,便会发现在商家“欢迎”的背后隐藏着焦虑的情结,即田子坊创意一条街能坚持多久,是拆还是留?[第一段]
-
构建具有文化特质的现代商务区: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调查记
-
作者:
耿忠平 来源: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如今的上海,关于旧居改造最热门的话题,大家都认同是田子坊创意一条街,用"田子坊"三字上网搜索,一下子会蹦出几千条这方面的信息,到田子坊实地走走,就会被既时尚又传统的艺术氛围所感染。留心观察,便会发现在商家"欢迎"的背后隐藏着焦虑的情节,即田子坊创意
-
雅俗田子坊
-
作者:
袁念琪 来源:学生导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田子坊的出名,在于旅美画家陈逸飞。1998年他一领衔,一干大牌艺术家就来此扎营,亮出创意产业的旗帜,还是国际范的。早在60多年前,“画坛三杰”之一的汪亚尘为避战乱,把新华艺专从华界迁到建国中路155
-
田子坊里的女人们
-
作者:
沈嘉禄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沈嘉禄上海田子坊现在成了小资圣地。这条貌不惊人的弄堂夹杂着一些“历史悠久”的小厂房,十多年前企业关停并转后,厂房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有关方面顺势而为,将它打造成一个创意产业园区。当时我去打探的时候,看到车间里还挂着“大战一百天,再创新业绩”之类的横幅。油画家陈逸飞、摄影家尔冬强等人先在此安营扎寨,
-
田子坊:追寻老上海的印痕
-
作者:
万之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田子坊默默地隐在上海泰康路的一条小弄内,一块不起眼的招牌显示着它的存在。弄堂里拉着密如蛛网的电线,路灯柱还是老式的铁架子,路边店铺旋转着的风扇也是黑色的页子,黑色的铁丝网罩。只因现在开发成了创意产业
-
时尚怀旧的田子坊
-
作者:暂无 来源:滕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上海的日子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田子坊。十月的一个星期天,儿子和他的朋友带我去了田子坊。田子坊在卢湾区泰康路,是目前上海所剩不多的典型的里弄建筑,是上海的一些艺术家在几家旧里弄工厂的基础上创办的创意产业区,这里集中体现了上海一个阶段历史文化的风貌,以视觉艺术、时尚创意、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形成的特色。
-
办“诗歌马拉松”,尔冬强告别田子坊
-
作者:
詹皓 来源:新闻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詹皓晚报讯昨天下午到今天下午,泰康路田子坊的尔冬强艺术中心内诗声琅琅,摄影家尔冬强以一场长达24小时的“诗歌马拉松”活动,来作别他12年来的文化“根据地”。尔冬强只是在微博上发出消息,想举办一场诗歌会来告别呆了12年的田子坊,没想到微博一出,本市的诗歌爱好者纷纷报名参加,一下子“节目单”就排满了
-
复旦的“南京路步行街”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复旦周围有两条小路,号称微型的“南京路步行街”。它们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是复旦人闲来最常去晃荡的地方。每条都短短不过百米,虽然没有南京路的繁华气派、人流如织,却与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尽管也骂声不断,哪天真没了这些小街,日子还不知道会过成什么样呢。其一在南区,是前年刚建成的步行街。一端紧邻南区本科生宿
-
小贩南京路步行街叫卖“山寨”海宝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法治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周信伟谢东旭本报讯随着世博会开幕日子的临近,申城迎“世博”气氛渐浓,许多来上海旅游的游客都喜欢购买一些世博特许商品作为纪念,当中可爱的海宝毛绒玩具自然成为游客的首选。有人正是看上了这个“市场”,自称为“特约销售员”当街叫卖低廉的“山寨”海宝。昨天,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方面认定,这样的行为属于违
-
南滨江,后世博滨江生活聚集区
-
作者:
钱鑫 孙雁如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晨报记者钱鑫实习生孙雁如每天挤地铁去CBD上班,下班后再匆匆赶往健身房,你已经OUT了。你完全可以这样生活:清晨先开车到办公楼地下车库,换上运动衣,沿着黄浦江小跑,凭江临风来一次有氧运动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临江而坐、喝茶聊天。这样的日子已可成为现实。世博会后,黄浦滨江段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