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鲁迅作品再评鲁迅精神
-
作者:暂无 来源:阳江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子玲)昨日下午,“重读鲁迅、再评鲁迅”——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研讨会在阳江职院举行。我市文艺界人士齐聚一堂,探讨鲁迅的文章特色和精神,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来自市鲁迅研究学会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文艺工作者以及阳江职院的部分师生参加研讨会,并开展热烈
-
1926:鲁迅的“返乡”(品读经典·重读鲁迅②)
-
作者:
周飞亚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子玲)昨日下午,“重读鲁迅、再评鲁迅”——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研讨会在阳江职院举行。我市文艺界人士齐聚一堂,探讨鲁迅的文章特色和精神,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来自市鲁迅研究学会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文艺工作者以及阳江职院的部分师生参加研讨会,并开展热烈
-
胡风:鲁迅的嫡系传人
-
作者:
李新宇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图①鲁迅。图②胡风与梅志。图③年轻时的胡风。图④《七月》。图⑤后来成书的《论民族形式问题》。图⑥当年的《新文学史料》。“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文革”之前的重大冤案。尽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胡风及其集团成员就已平反。但是今天,在鲁迅逝世八十周年的日子里,回过头来看胡风所受到的批判及其反应,可以在这个鲁
-
萧红笔下的鲁迅先生
-
作者:
付少霞 来源:青岛大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前些日子看电影《黄金时代》,印象深刻。近来读理询先生《俗世的目光》,说到萧红的遗言与绯闻,引出萧红和鲁迅的关系以及山西韩石山先生答《山西晚报》记者一段“亦能算作是切中肯綮的言语”,有了读萧红的想法。在图书馆东校区综合书库借到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的《萧红》,细读《回忆鲁迅先生》,深有感触。这篇回忆鲁迅的
-
鲁迅与传统佳节
-
作者:
金颂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鲁迅日记,举凡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都明确标出,记述甚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过节的情形,体味他过节的心境。会友聚餐是鲁迅过节的一种方式,聚餐的地点有时在餐厅,有时就安排在家里。1926年9月21日中秋,鲁迅与孙伏园同赴朱镜宙之约,到东园午餐。当天日记还记“语堂送月饼一筐予住在国学院中人,并投子六
-
鲁迅:与众不同的教子方式
-
作者:暂无 来源:阜阳城市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个成功的父亲。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鲁迅在教
-
鲁迅的
-
作者:暂无 来源:赣西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安著名作家迟子建近日推出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巅》的最后一句话让人回味不已、心生感动:“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这句话让人联想到在苍茫的大地上,无边的寂静之后,谁也听不见红尘滚滚的声音。无论是你,还是我,生命在群山之巅的滚滚红尘中浮沉,在辗转的痛苦中努力寻找出路。由此,我想起了鲁迅的痛
-
朱自清将叶圣陶与鲁迅并称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历史:《文坛亦江湖》作者:汪兆骞出版:现代出版社1929年,朱自清夫人武钟谦病逝扬州老家。他匆匆回到故里,痛心疾首地埋葬了妻子。他们夫妻恩爱,从此朱自清郁郁寡欢。在他后来写的《给亡妇》,有这样的句子:“短短十二年里,你操的心比人家一辈子还多,谦,你那样的身子怎么经得住。”“压死了你,我如何对得起你!
-
我拥有了一套《鲁迅全集》
-
作者:
梅长琥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长琥1936年10月16日是鲁迅先生逝世的日子,他逝世到今年已经有80周年了,为了纪念他,前些天我在网上订购了《鲁迅全集》,今天收到。该全集共有20本,非精装,是鲁迅先生逝世后,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耗时近两年,于1938年6月出版的,蔡元培作的序。本
-
李叔同与蔡元培的“驱僧”交锋
-
作者:
康蚂 来源:文史博览(文史)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这一班的学生年龄较大,有的已成家立业,还有的之前就是秀才,但个个都是精英。 李叔同、邵力子、黄炎培、谢无量等10多人,被公认为蔡元培的高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