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运用陶行知思想指导对口单招电工技能训练
-
作者:
董光平 来源:读天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常教学工作 任务驱动法 高技能人才 人民教育家 教学做合一 单项训练 从属地位 问渠哪得清如许 教育改革 社会即学校
-
描述:和指导作用。我校连续十多年在对口单招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无不和我们深刻学习陶行知思想,认真践行陶行知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一、问渠哪得清如许——运用行知思想,剖析技能现状对口单招是为了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
-
福州教育学院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为人师表共学陶
-
作者:
李淑娟 来源:福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李淑娟本报讯昨日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20周年的日子,福州教育学院举行纪念大会,师生代表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体验,交流学陶、师陶、研陶、践陶心得。陶行知先生创立了众多影响深远的教育理论,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福州教育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学陶不能停留在学习陶行知的只言片语、名
-
忆龚澎
-
作者:
宋以敏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下工作 湖南茶陵 初次见面 龚澎 最后一次 中央领导 职务安排 反右派 司里 国际形势
-
描述:切,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同她的距离。最后一次见面是1969年11月上旬。外交部一大批干部和他们的家属被"战备疏散"到外交部的湖南茶陵五七干校。在前门火车站,正当我们马上就要进入车厢的那
-
龚澎:我的外交家母亲
-
作者:
乔宗淮 来源:老同志之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学历史系 总司令部 乔冠华 报房 突发脑溢血 龚澎 人生旅途 北京医院 《新华日报》 战术核武器
-
描述:我一辈子都忘不了1970年3月8日那天的清晨,蒙蒙发亮的天空,零零散散飘下几片雪花,母亲因突发脑溢血导致晕厥,被抬上北京医院的急救车……母亲离开了报房胡同外交部宿舍,再也没有回来。从此失去母爱呵护
-
龚澎 新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
-
作者:
乔松都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行山 外交官 八路军总部 新中国 燕京大学 历史系 中国外交部 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 第一批
-
描述:八路军总部工作;1940年在重庆十八集团军办事处担任周恩来同志的外交秘书兼翻译;建国后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部长助理,1970年9月20日去世。她与丈夫乔冠华生有一子一女。本文作者为龚澎之女。
-
鲁迅的“娜拉”情结——兼谈鲁迅与萧红的关系
-
作者:
张秀英 马千惠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娜拉”情结 萧红 知识女性
-
描述:》中说,一个自我意识觉醒而出走女性的结局,不外是“堕落”与“回来”。他在《伤逝》中塑造的子君就是一个艺术化的中国“娜拉”形象。可以说生活中的许广平是鲁迅自己毁掉的“娜拉”,而东北女作家萧红则是鲁迅全心
-
鲁迅为什么不愿要孩子
-
作者:
羽戈 来源:阅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1929年9月27日清晨,周海婴呱呱坠地。在空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十年之后,鲁迅终于成为父亲。这一年他将近五十岁,按理说,中年得子,该是不胜之喜。然而周海婴诞生前后的种种细节显示,鲁迅似乎并无
-
痴人呓语——戏仿鲁迅《狂人日记》
-
作者:
赵晨辰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今晨起,携小儿入市采买,偶遇一同窗,心中大喜,遂共赴茶楼叙旧。旧友讲一趣事,啼笑皆非。某君易明,得一大梦,卧榻昏睡三日,惶惶不进汤水。醒时如若疯癫,妻儿不认,独守角隅。语颇错杂无伦次,多荒唐之言。余闻之惊骇愕然,故稍加修饰,以易明君之角度,执笔撮录一篇,以供芸芸众生笑尔。一今日又是灰蒙蒙的一天罢……顺着剥落的城墙走路,脚下踏着满满的灰土,雾霾笼罩的城市云苫雾罩,看不清前往的路。我攥着稿纸,A4纸锋利的边缘割破了指头,血落在地上,算是给这灰黑的日子,添了一点颜色罢……妻子素芳站在门口,雾蒙蒙的天气看不清她的
-
馋嘴的鲁迅
-
作者:
张光茫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柿霜糖 许广平 河南人 绍兴人 江浙一带 炒豌豆苗 萧红 一代大师 一道菜 令人
-
描述:鲁迅先生这一辈子,除了令人仰视的各种成就,还和常人一样,也喜欢美食,也有着馋嘴的一面。其实,在吃喝这件事上,鲁迅还是个地道的行家,不但会吃,还会做,对许多菜肴都有独到的见解。鲁迅喜欢吃辣,据说最开始
-
鲁迅与徐懋庸绝交前后
-
作者:
陆其国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联络感情 杂文家 曹聚仁 本斋 唐弢 陈子 “左联” 徐懋庸 黎烈文 国防文学
-
描述:1934年元旦刚过不久,《申报·自由谈》主编黎烈文邀请部分"自由谈"副刊作者聚餐;这通常也是编者与作家联络感情,以取得后者支持的正常之举。这天受邀请的有鲁迅、郁达夫、曹聚仁、陈子展、唐弢、周本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