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3个地方机场投入使用后,航线条数、航班数量日渐增多-就地登机大同长治运城越飞越远-3家已开通14条航线,除太原—运城外,大多是通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人气越来越旺,旅客流量直线飙升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昨日从省民航管理局获悉,两年来,大同、长治、运城3个地方机场投入使用后,航线条数、航班数量日渐增多,现在从当地就能乘飞机到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机场人气也越来越旺。与往年相比,今年个别机场的旅客流量甚至翻番。3个机场共有14条航线以前要坐飞机去上海,大同人老李只能先坐车到太原,然后再乘机,非常耗
王人艺先生谈聂耳和黎锦晖
作者: 陈聆群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聂耳  历史情况  黄色音乐  普通话  小提琴  黎锦晖  新加坡  作品  交谈  歌舞 
描述:今年三月,我从北京工作回来,就打算去王人艺先生家拜访,为了《聂耳全集》的编辑向延生同志托我,就聂耳日记中一些不易理解之处向王先生请教。但一打听,王先生因病住院了,后来又得知他动手术,医院暂时不让太多人去探望,就这样迁延下来,谁知这一迟误,竟致再也听不到见不着王先生的音容笑貌了!说起来,我同王人艺先生只是从1980年开始,才有那么几次交谈,但给予我的印象却很深。满头银发的王先生,什么时候见到了,他总是绽开着带有孩子气的笑脸;他那
黄自传略
作者: 钱仁康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清华学校  音乐教育家  黄自  小步舞曲  音乐会  抒情性  作品  传略  代表作 
描述: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黄自,字今吾,1904年3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今上海市川沙县)。幼时就喜欢唱歌,周岁时,母陆梅先(川沙开群女校创办人)教以民歌,辄能背诵。1911年入上海初级小学。辛亥革命后转学浦东中学附属小学。1916年毕业后,去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清华学校是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办的留美预备学校,黄自在这里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参加学校的童子军笛鼓队,在管弦乐队中吹单簧管,在合唱队中唱男高音声部,并从何林一夫人学钢琴,从王文显夫人学和声。1923年春在学校的音乐会上独奏钢琴,
黄自与贺绿汀之比较研究
作者: 谢天吉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黄自  师承关系  作曲家  音乐思想  贺绿汀  三十年代  作品  和声  中国音乐 
描述:在黄自众多的学生中,贺绿汀是他得意的门生之一。他们的师承关系形成于三十年代上半叶,当时我国音乐界正处于各种思潮、学说、风格流派的颉颃、论辩中,黄自与贺绿汀相继崛起乐坛,一方面恪守共同的美学原则,形成近似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又随时代发展和
试论黄自的音乐创作
作者: 程铂  来源:文化艺术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音乐史  音乐会  艺术歌曲  音乐创作  作品  旋律  音乐学院  抒情歌曲  代表作  钱仁康 
描述:一1938年5月9日,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因病在上海去世,年仅34岁。黄自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黄洪培曾任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参议员,母亲陆梅先是川沙开群女校的创办人。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黄自,自幼便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的他,更是对唱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1916年
徐铸成的报人风骨:读《报海旧闻》等著作
作者: 成放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徐铸成  新闻界  著作  国民党  民族气节  大公报  作品  新闻工作者  文汇报  总编辑 
描述:著名报人徐铸成从1927年就读大学时半工半读涉足新闻界,直到1957年被迫切封笔,历时30年。用他自己的话说,"30年来,一直在《大公报》和《文汇报》这两家报馆兜来兜去。"在《大公报》和《文汇报》期间,他写下了300余万言的新闻、通讯、游记、评论,曾出版有《徐铸成新
柯灵小说集序
作者: 李子云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电影剧  散文  小说集  柯灵  恭敬不如从命  长篇小说  作品  梁实秋  短篇小说 
描述:柯灵小说集序李子云上海文艺出版社准备结集出版柯灵先生写于1949年之前的短篇小说。承柯灵先生和编者李济生先生信任,嘱我写序。后生晚辈怎么可以为前辈写序?我感到十分惶悚。再三拜辞而不得,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我生也迟,收于这本集子中的小说,我过去全未读过。...
侵略者鼻子底下的战斗——回忆柯灵同志编《万象》
作者: 杨幼生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战争爆发  作家  发行人  鸳鸯蝴蝶派  开明书店  鲁迅  太平洋  柯灵  作品  关系比较 
描述:一九四一年九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三个月,在上海众多的杂志中又多了一种综合性趣味性的刊物——《万象》月刊。这是一个典型的商业性质的刊物,封面封底的里页,往往各有八页广告,有时正文中间还插有广告。开本比较别致,二十五开,接近正方形,是后来续出的几种类似的刊物中开风气之先的。发行人平襟亚既做生意,又写文章,和鸳鸯蝴蝶派和小报界关系比较密切。除本名外,又用笔名秋翁,别号襟露阁主。他原在福州路山东路西一条小弄堂里开一爿只有一个石库门大小的中央书店,以印售“一折八扣“书为主,兼出一些自编的《上海门径》一类的书。平襟亚
侵略者鼻子底下的战斗-回忆柯灵同志编《万象》
作者: 杨幼生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战争爆发  作家  发行人  鸳鸯蝴蝶派  开明书店  鲁迅  太平洋  柯灵  作品  关系比较 
描述:一九四一年九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三个月,在上海众多的杂志中又多了一种综合性趣味性的刊物——《万象》月刊。这是一个典型的商业性质的刊物,封面封底的里页,往往各有八页广告,有时正文中间还插有广告。开本比较别致,二十五开,接近正方形,是后来续出的几种类似的刊物中开风气之先的。发行人平襟亚既做生意,又写文章,和鸳鸯蝴蝶派和小报界关系比较密切。除本名外,又用笔名秋翁,别号襟露阁主。他原在福州路山东路西一条小弄堂里开一爿只有一个石库门大小的中央书店,以印售“一折八扣“书为主,兼出一些自编的《上海门径》一类的书。平襟亚
风范永存:怀念钱君匋先生
作者: 史伯英  来源:上海鲁迅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论  艺术研究  鲁迅  开明书店  封面设计  篆刻  装帧设计  纪念馆  作品  书籍装帧 
描述:鲁迅同时代的又一位老人——艺坛纵横驰骋大半个世纪的钱君匋先生,于1998年8月2日与世长逝。93岁的老人应该说是长寿了。但人们的预期,他肯定能跨越世纪,准备在他期颐之年为他庆贺百岁大寿,可他终究还是走了。钱先生的逝世,十分突然,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我清楚记得,在他逝世前二个月的初夏,他在浙江海宁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开馆仪式上,老人家穿着一套崭新的西服,步履矫健、笑容满面地出现在欢迎的人群中;之后又当场临池泼墨作画,一幅活脱脱的整幅水墨画一挥而就,引得了人们的一片掌声,他沐浴在欢乐的海洋中,九三高龄老人,这样体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