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鲁迅辑谢承《后汉书》琐议
作者: 谢政伟  来源:嘉兴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辑校  鲁迅  谢承  疏失  特点 
描述:鲁迅对谢承《后汉书》的辑明定是非且简明精到,善参他说以有效勘误,有效引补以充实文意,如实存疑而不加臆改,尽可能恢复其原貌,体现出谨严的治学态度和求真的研究精神。但其中一些误辑、漏辑、失等疏失尚待进一步完善订正。
来黄埔军校 看袁振英的跌宕人生
作者: 黄宙辉 吴大海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羊城晚报讯记者黄宙辉、实习生吴大海报道:昨日,“一个黄埔教官的跌宕人生——袁振英生平作品展”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开幕。展览共展出180余张珍贵历史、文献照片及十余件物品。袁振英,社会活动家,系广东东莞人,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之一。1926年参与筹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并担任军校教官
是“学校”还是“教”?——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
作者: 刘景忠  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下)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学习  校长  教师  教育  陶行知  孩子 
描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去上学了。孩子上学的地方.过去叫“学堂”,后来叫学校。从字面来理解,学堂也好,学校也好,都是孩子学习的地方。其他的一切,诸如校长、教师、教工、校舍、同等,都是因学生、因学习而存在的。很简单的道理,似乎无须赘言了。
陶行知之子陶城受聘我兼职研究员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师大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谢月恒)3月23日,陶行知之子陶城应邀来我,受聘为我陶行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校长李进、上海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屠棠、上海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林银光出席授聘仪式。授聘仪式上,李进向
唐君远基金会秘书长等来商议捐赠事宜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师大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刘方)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杨安澜、副秘书长唐新璎、办公室主任袁进兴等一行于2月25日来我访问。副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陆建非代表学校欢迎唐君远基金会到访,教育发展基金会、学工部、统战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谈。唐君远基金会此次来访主要是与我教育发展基金会磋商设立“西藏、新
鲁迅在厦门的日子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陈漱渝《搏击暗夜———鲁迅传》陈漱渝著演讲人:陈漱渝演讲人简介:陈漱渝,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丁玲研究会原副会长。他参加了1981年版《鲁迅全集》、1992年版《郭沫若文集》及2005版《鲁迅全集》的编注工
和柯灵夫妇相聚的日子
作者: 白岩  来源:名人传记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和柯灵夫妇相聚的日子
陪伴赵朴初先生的日子
作者: 潘明权  来源:世纪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赵朴初先生的逝世,无疑是中国佛教界的最大损失,而且是无可弥补的损失。一转眼,朴老离开我们将近一年了。我与朴老的接触时间不长,但也有整整十年了。缘与机缘,以及朴老对上海佛教情况的关爱,使我有幸与朴老有过十多次长谈,收获良多,尤其对朴老在佛教以外的历史、文学、戏剧方面的广博学识,以及他老人家幽默风趣,
发疯的母亲——周璇最后的日子
作者: 杨彪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杨彪关于周璇,人们谈论、记得的有太多太多,“红颜薄命”这四个字放在她身上最贴切不过,她三十七年短暂的一生,有过最辉煌美丽的时光,也经历了一般人无法承受的梦魇。周璇生前最后几年是如何度过的,很多人并不了解,只知道她精神失常了。事实上,她生前痛苦的那几年,也正是她身为人母却不得不与孩子隔开的阶段。
胡绳同志最后的日子
作者: 魏久明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住院治疗  胡绳  山东省  烟台市  领导  中央政治局  上海市  思考  党史研究 
描述:今年7月9日,胡绳同志叫我去,说要给我“交待任务”。下午3时,我来到了他的书房。简短寒暄后,他要我搬椅子坐在他对而,这样说话比较方便。他对我说,他想外出走走,一是去参观一些地方,二是边看边思考一些问题,主要是休息。他说:我们先去烟台,然后去南方(这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