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永远的陶行知》宝山演出
作者: 李峥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峥)为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21周年和生活教育运动85周年,由宝山区教育局、上海市教育工会、市陶研会主办的大型现代话剧《永远的陶行知》,于近期赴宝山巡演。宝山是陶行知先生的第二故乡,巡演闭幕式昨日在行知中学举行,行知中学教师、行知实验中学小陶社团等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宝山区政府
陶行知在安庆的教育活动
作者:暂无 来源:安庆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期的教育活动有一部分是在安庆进行的,并对安徽的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18年5月,安徽省教育行政会议期间附设讲演会,敦请教育界名流来安庆讲演。陶行知作为皖籍著名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讲演会上,他作了教育理论方面的精彩演说,还为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省立第一女师范学校的师生作了
一生研究陶行知 如今追随陶老去
作者:暂无 来源:华西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金成林生前照(翻拍)四川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金成林去世,享年84岁;原副省长韩邦彦撰写挽联吊唁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春梅摄影报道姨妈常向金成林传播进步理念,这让他不愿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混日子,于是他选择投身革命金成林去世后,目前成都仍健在的渣滓洞看守所幸存者只剩两位“外孙辈的都是80后,不管跟他聊什么,经济
追忆贤魂︱︱︱缅怀陶行知
作者:暂无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这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日子里,让我们怀着无比哀思纪念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我们师大,教育的殿堂里,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不应忘记前辈陶先生在教育上的累累硕果,更不应该忘记他的辛苦耕耘。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正是因这
“馋嘴”的鲁迅
作者: 张光茫  来源:各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鲁迅  仰视 
描述:鲁迅先生这一辈,除了令人仰视的各种成就,还和常人一样,也喜欢美食,也有着馋嘴的一面.鲁迅喜欢吃辣,据说最开始吃辣是为了解困,后来就上瘾了.早年鲁迅请胡适吃饭,第一道菜就是放过辣椒的梅干菜扣肉.这个
鲁迅与徐懋庸绝交前后
作者: 陆其国  来源:各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934年元旦刚过不久,《申报·自由谈》主编黎烈文邀请部分“自由谈”副刊作者聚餐;这通常也是编者与作家联络感情,以取得后者支持的正常之举.这天受到邀请的有鲁迅、郁达夫、曹聚仁、陈展、唐弢、周本斋
蔡元培与德国
作者: 单滨新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赴德国  教育救国  文化交流  莱比锡  世界史研究  大学校长  柏林大学  出国留学  蔡元培  世纪初 
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此新旧交替的过渡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出国留学、开眼看世界,希冀从西方寻求救亡兴国之道。 蔡元培就是这股留学热潮的一份。他一生6次出国,旅居
论“九一八”后胡政之的抗日宣传
作者: 刘莉萍  来源:天津史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九一八”,是中国人民心头永远抹不去的痛楚标志。作为《大公报》掌门人之一的胡政之,这个标志更是他心头的重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即:这个日子使他除了弥漫在心头的痛苦与愤恨之外,还有一份向国人乃至世界揭露日本侵略者、鼓舞人民斗志的责任。 本文旨在通过对“九一八”以后胡政之的一系列举措,探究他的爱国思想,以及他主持下的《大公报》等媒体在国难当头时刻发挥的振奋民心、保国图强的重要作用。 一、“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胡政之的主要活动与举措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军在沈阳皇姑屯制造了大爆炸,并以此为借口大举
郭沫若诗词答谢董竹君
作者: 马宣伟  来源:世纪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川西平原  上海  董竹君  饭店  郭沫若  锦江  四川菜  文化中心  公寓 
描述:郭沫若抛妻别于1937年7月25日拂晓,悄悄地逃离日本回国,于7月27日安全到达上海。回到上海后,郭沫若暂时住在上海贝当路(今衡山路)一所公寓里,摆在他面前的是住地四周都有特务盯梢,还有经济上
苏州市档案馆赴北京征集胡绳档案
作者: 俞菁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际原子能机构  胡绳  征集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市档案馆  苏州  北京  书画作品 
描述:12月8日,苏州市档案馆馆长肖芃、副馆长沈慧瑛、征集编研处处长俞菁专程赴北京拜访胡绳之子胡伊朗、胡小笛,商讨征集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胡绳先生相关档案事宜。胡伊朗、胡小笛表示将胡绳档案入藏苏州市档案馆会是一个好的归宿,先已捐赠了胡绳收藏的老照片一册、《澳草留踪》一本,及胡绳获东洋哲学学术赏证书一份,并与档案馆达成胡绳档案的征集意向,表示将把胡绳历年来的照片、部分著述、所藏书籍等资料进一步整理后捐赠给苏州市档案馆。曾任中国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的胡小笛也捐赠了自己的书画作品。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