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Utrecht大学柯灵教授来校作学术交流
-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应财经学院邀请,荷兰Utrecht大学柯灵教授10月24日来我校,将进行为期10天的学术交流和访问。10月27日下午,柯灵教授为财经学院部分师生作了题为“中国券商的市场预测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财经学院的高雷博士主持。根据柯灵教授的计划安排,他还将于下周再次为财经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柯灵教
-
珍视毛泽东、范文澜、潘梓年留给我校的文化基因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2月23日,学校举办由老同志代表、师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纪念对我校创办具有卓越贡献的毛泽东同志和老校长范文澜、潘梓年诞辰120周年。校党委书记张中华、校党委副书记周景明、副校长刘可风、校长助理兼
-
为什么陪鲁迅一辈子
-
作者:
张梦阳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陪鲁迅一辈子,几乎成为舆论对我的一种公认,我也毫不犹豫地认可。的确,从1964年
-
林伯渠邓子恢换子内幕
-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秋风送爽的日子里,退休后定居北京的邓苏生老人不顾腿脚残疾行走不便,来到了福建永定金砂西湖寨,在夫人的搀扶下,爬上了小山岗,踉踉跄跄地走到了生母范乐春的坟前。此时,伫立在秋风中的他,已是老泪纵横。邓苏生是林伯渠与著名革命烈士范乐春的亲生儿子,他曲折传奇的身世,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悲壮生涯及其
-
胡绳最后日子的片断思绪
-
作者:
魏久明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绳 邓小平同志 “三个代表”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理论 老同志 社会科学研究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
-
描述:胡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我们对他“思念如流水,何有穷已时”。2000年,从炎热的夏天到秋叶飘落的季节,我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陪他从北京到山东烟台,然后到上海休养和治疗,一直到他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的里程。那些日子里与他朝夕相处的情景,仍清晰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
我校民盟盟员参观“陶行知”纪念馆
-
作者:
书馆唐燕惠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11月10日,正直秋高气爽之际,南京农业大学民盟盟员在校民盟组织下,前往位于南京晓庄的行知园参观。行知园坐落在南京北郊晓庄劳山脚下,为陶行知所创办的晓庄师范旧址。整个行知园由三部分组成:陶行知纪念馆、陶墓及晓庄烈士纪念碑。盟员们先参观了晓庄烈士纪念碑,缅怀为革命壮烈牺牲的革命志士。接着参观了陶
-
我校师生收听柯庆施同志报告
-
作者:暂无 来源:复旦杂志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我校师生收听柯庆施同志报告
-
柯庆施分析交大迁校问题的利弊得失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社新闻稿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柯庆施分析交大迁校问题的利弊得失
-
话剧《永远的陶行知》在我校首演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大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9月18日晚,根据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和民主斗争实践而创作的大型现代话剧《永远的陶行知》在伟长楼进行上海高校首演。该剧展现了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格和“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歌颂了他“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当晚,该剧艺术总监、总导演俞洛生,文学顾问
-
林伯渠与邓子恢“换子”之谜
-
作者:暂无 来源:德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瑞生和苏生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退休后定居北京的邓苏生老人不顾腿脚残疾行走不便,来到了福建永定金砂西湖寨,在夫人的搀扶下,爬上了小山岗,踉踉跄跄地走到了生母范乐春的坟前。此时,伫立在秋风中的他,已是老泪纵横。邓苏生是林伯渠与著名革命烈士范乐春的亲生儿子,他曲折传奇的身世,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