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与罗生特大夫相处的日子
作者: 万毅  来源:党史博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医疗卫生工作  奥地利  罗荣桓  东北民主联军  后方医院  卫生部长  山东军区  国际主义  国际友人  大夫 
描述:中国人民忠诚的朋友,伟大的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著名的奥地利泌尿外科专家、医学博士雅可布·罗生特大夫离开我们已经 44个年头了。每当我回忆起与他在一起相处的日子,他那伟大的国际主义胸襟,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中国军民服务的精神,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都使我肃然起敬,深切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1939年,罗生特大夫的祖国奥地利被希特
全国陶行知学术研讨会在我召开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师大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晓阳)今年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60周年,为弘扬陶行知精神,更好地发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10月29日,全国各地的陶行知研究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聚集我
隆重举行黄炎培、陶行知塑像揭幕仪式
作者:暂无 来源:华德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树)10月21日,我在学校正门教育家纪念园隆重举行黄炎培、陶行知塑像揭幕仪式。黑龙江省委统战部部务委员赵新宇,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赵琳,哈尔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职教社副主任王宪才,呼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严凛,呼兰区政协副主席王富,陶行知先生儿媳陈树新女士与校领导顾德库、尤建德共同为
等了半个世纪,林伯渠魂归故里其林用三:“老爷,回家就好”
作者: 聂诗茼  来源:三湘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林伯渠4月2日,常德临澧修梅镇林伯渠故居,林伯渠骨灰安放仪式在此举行,长孙林友苏、侄孙林锋、林新观分别捧着骨灰盒和两块圣土到达铜像广场。记者聂诗茼摄本报4月2日讯“老爷,孩子们终于请您老人家的英灵‘回家’了。”林伯渠之子、人社部原副部长林用三深情地说。今天上午,林伯渠骨灰安放仪式在常德临澧修梅镇林
全国高校陶行知研究所首次联席会议在我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师大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刘蓓蓓)由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和我联合主办的全国高校陶行知研究所第一次联席会议于6月7日至9日在我举行。校长李进,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蒋威宜,副校长陆建非出席会议。来自上海市侨联、上海市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来上演话剧《永远的陶行知》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行知(右二)正在与赴农村锻炼的学生谈心王祖智摄本报讯9月20日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来我上演了精彩的话剧―――《永远的陶行知》。本场话剧以陶行知先生美国留学归来为起点,讲述了他不留恋舒适生活,坚持
“陶”们集700张照片 纪念陶行知逝世70周年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讯(记者钱鸣)今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逝世70周年,南京晓庄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陶”们为此共集齐了700张来自全国所有省区市的大学生以及部分海外大学的外国友人的照片。他们用各自熟悉的陶
学海无涯研陶来袭———访我陶行知研究会大学生记者团邵燕婷陆玉琼
作者:暂无 来源:钦州学院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学陶、宣陶、研陶、师陶的新热潮。为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学习陶行知精神,我也迅速掀起热潮。今年9月5日,我第58个学生社团———大学生陶行知研究会成立,简称“陶研会”。陶研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代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秦芬  来源:当代职业教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  陶行知教育思想  创新 
描述:对当代高职院校人才而言,实用技术的创新、现场处理方式的创新、生产工艺的创新是其创新的特殊现实内涵。以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为着眼点,从培养环境的创设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方式的调整与创新思维的形成、培养条件的完善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三组设计理念的内在关联来探讨陶行知相关教育思想与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的契合,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要强化技术实践操作、改进教学组织形式、优化课程设计体制、改善学生管理模式等具体改革路径。
不忍的思念,回忆母亲龚澎最后的日子
作者: 乔松都  来源:中外书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不忍的思念,回忆母亲龚澎最后的日子
上页 1 2 3 ... 5 6 7 ... 43 44 4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