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的诗心(品读经典·重读鲁迅③)
-
作者:
张健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行吟诗派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诗歌散文创作中的一个流派。行吟诗人漫游各地,遍访遗迹,其诗歌作品成为时代和社会变迁的缩影。为推动中国行吟诗歌创作的发展,5月13日,中国行吟诗派代表作家黄亚洲在浙江杭州召集了十余位作家诗人、教育工作者、企业家、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为“黄亚洲行吟诗歌奖基金会”的筹办募捐资
-
鲁迅故里游记
-
作者:暂无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认识鲁迅先生,缘于他的作品《阿Q正传》和《朝花夕拾》。先生笔下的经典人物:以精神胜利法取胜的“阿Q”、爱吃茴香豆的“孔乙己”,以及手拿钢杈、守护西瓜地的少年“闰土”,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今天,有机会游览先生位于绍兴阜成门内的故居,我感到非常高兴。顺着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排粉墙黛瓦,竹
-
鲁迅的美术兴趣
-
作者:
易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鲁迅设计的《小彼得》的封面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牺牲》,鲁迅曾以此纪念柔石倾力支持新兴木刻版画发展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在鲁迅先生的众多身份中,文学家的身份是最为世人熟悉的,他的作品,或许是20世纪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世人所不熟悉的,是鲁迅先生终其一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他对中国美术事
-
花点时间读鲁迅
-
作者:
彭竹兵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人之中,肯定有鲁迅。鲁迅家道中落,阅尽人间春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了然于胸。找点时间,留点时间,走近鲁迅,阅读鲁迅,你就会觉得鲁迅及其作品好看又好玩!文/彭竹兵鲁迅逝世80周年
-
鲁迅藏浮世绘
-
作者:暂无 来源:皖南晨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鲁迅藏浮世绘全部作品首次集中整理面世;对鲁迅与浮世绘的情缘有了新的富有想象力的探究和考察;对鲁迅所藏的浮世绘来龙去脉的追索,牵出了日本昭和时代早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初期)一段极富
-
《在高中与鲁迅相遇》
-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以自己卓越的教学实践,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丰富、深刻的鲁迅作品教学世界,给人诸多启发和教益。作者以体
-
我眼中的鲁迅
-
作者:
陈筱果 来源:浙中新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我眼中,鲁迅先生很善良,知识渊博,坚韧不拔。他对旧社会很不满,在文章中讽刺那些坏人。鲁迅先生教育孩子不像平常人那样,而是用幽默的语言教育着孩子。鲁迅先生英年早逝,创作了许多好作品,是中国文化革命的旗帜。义乌市实验小学6年级5班陈筱果指导老师:吴小锋
-
想起鲁迅的“3·15”
-
作者:
姜炳炎 来源:中老年时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每年“3.15”,媒体都会曝光典型维权案例。作为平民百姓,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其实,名家大师也遇到过类似的烦心事。2012年10月11日晚,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经发布,他的作品就遭到疯狂抢购。各种“精装版”、“文集类”图书纷纷上市,电子版的点击量也异常火爆,其中不乏“网络手打”、
-
重读鲁迅文学
-
作者:暂无 来源:傣乡周末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去年10月,云南民族出版社打算翻译出版名家名著,安排给我的任务是把12篇鲁迅文学作品翻译成傣文。接到任务后,我利用业余时间重读了鲁迅的《秋夜》《雪》《风筝》《希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一件小事》《故乡》以及《祝福》《孔乙己》《药》《狂人日记》。这次阅读跟以往不一样,既看原著又看解释,
-
鲁迅的斗士本色
-
作者:暂无 来源:义乌商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鲁迅的本色之一,表现在他是一位斗士。在他心目中,文学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行动方式,他不承认在那个时代的社会里有什么“为人类的艺术”,不相信文艺家可以超出于人世间。他强调:“对于中国,现在也还是战斗的作品更为紧要。”当一位美学家照搬古希腊艺术理论,把“静穆”作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时,他针锋相对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