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民盟盟员参观“陶行知”纪念馆
作者: 书馆唐燕惠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11月10日,正直秋高气爽之际,南京农业大学民盟盟员在校民盟组织下,前往位于南京晓庄的行知园参观。行知园坐落在南京北郊晓庄劳山脚下,为陶行知所创办的晓庄师范旧址。整个行知园由三部分组成:陶行知纪念馆、陶墓及晓庄烈士纪念碑。盟员们先参观了晓庄烈士纪念碑,缅怀为革命壮烈牺牲的革命志士。接着参观了陶
师生收听柯庆施同志报告
作者:暂无 来源:复旦杂志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师生收听柯庆施同志报告
柯庆施分析交大迁问题的利弊得失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社新闻稿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柯庆施分析交大迁问题的利弊得失
话剧《永远的陶行知》在我首演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大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9月18日晚,根据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和民主斗争实践而创作的大型现代话剧《永远的陶行知》在伟长楼进行上海高校首演。该剧展现了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格和“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歌颂了他“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当晚,该剧艺术总监、总导演俞洛生,文学顾问
开拓我校本教研新天地
作者: 周月影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模式,在许多中小学得到如火如荼地开展。这意味着研究性教学开始成为学校、教育者内在的自觉要求。但由于我们对校本教研存在着模糊性、机械性和缺乏整体性的把握,从而使其功能难以得到最大化地发挥。走进校本教研新天地,教研花香引蜂来。“备课”,是教学常规管理中一个古老的命题。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它又是一个崭新探索的领域。趁着课改的东风,“校本教研”成了许多学校校本科研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解放教师、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
林伯渠与邓子恢“换”之谜
作者:暂无 来源:德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瑞生和苏生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退休后定居北京的邓苏生老人不顾腿脚残疾行走不便,来到了福建永定金砂西湖寨,在夫人的搀扶下,爬上了小山岗,踉踉跄跄地走到了生母范乐春的坟前。此时,伫立在秋风中的他,已是老泪纵横。邓苏生是林伯渠与著名革命烈士范乐春的亲生儿子,他曲折传奇的身世,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与罗生特大夫相处的日子
作者: 万毅  来源:党史博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医疗卫生工作  奥地利  罗荣桓  东北民主联军  后方医院  卫生部长  山东军区  国际主义  国际友人  大夫 
描述:中国人民忠诚的朋友,伟大的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著名的奥地利泌尿外科专家、医学博士雅可布·罗生特大夫离开我们已经 44个年头了。每当我回忆起与他在一起相处的日子,他那伟大的国际主义胸襟,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中国军民服务的精神,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都使我肃然起敬,深切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1939年,罗生特大夫的祖国奥地利被希特
全国陶行知学术研讨会在我召开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师大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晓阳)今年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60周年,为弘扬陶行知精神,更好地发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10月29日,全国各地的陶行知研究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聚集我
隆重举行黄炎培、陶行知塑像揭幕仪式
作者:暂无 来源:华德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树)10月21日,我在学校正门教育家纪念园隆重举行黄炎培、陶行知塑像揭幕仪式。黑龙江省委统战部部务委员赵新宇,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赵琳,哈尔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职教社副主任王宪才,呼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严凛,呼兰区政协副主席王富,陶行知先生儿媳陈树新女士与校领导顾德库、尤建德共同为
等了半个世纪,林伯渠魂归故里其林用三:“老爷,回家就好”
作者: 聂诗茼  来源:三湘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林伯渠4月2日,常德临澧修梅镇林伯渠故居,林伯渠骨灰安放仪式在此举行,长孙林友苏、侄孙林锋、林新观分别捧着骨灰盒和两块圣土到达铜像广场。记者聂诗茼摄本报4月2日讯“老爷,孩子们终于请您老人家的英灵‘回家’了。”林伯渠之子、人社部原副部长林用三深情地说。今天上午,林伯渠骨灰安放仪式在常德临澧修梅镇林
上页 1 2 3 ... 10 11 12 ... 89 90 9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