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陈云与柯庆施的一次争论
作者:暂无 来源:华兴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实行责任制。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向柯庆施汇报,柯的态度暧昧,说这个办法不要推广,可以试验。可当后
陈云与柯庆施的一次争论
作者:暂无 来源:赤峰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陈云与柯庆施的一次争论1961年,安徽部分地区农民渴望种上“责任田”,实行责任制。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向柯庆施汇报,柯的态度暧昧,说这个办法不要推广,可以试验。可当后来上面对包产到户
陈云与柯庆施的一次争论
作者:暂无 来源:报刊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进入上世纪60年代,“大跃进”给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开始显现,经济形势日趋恶化。但是,柯庆施认为困难并不大,形势仍然是好的。1961年,安徽部分地区农民渴望种上“责任田”,实行责任制。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向柯庆施汇报,柯说这个办法不要推广,可以试验。可当后来上面对包产到户持否定态度时,柯
图文:陈云与柯庆施的一次争论
作者:暂无 来源:鄂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61年,安徽部分地区农民渴望种上“责任田”,实行责任制。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向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汇报,柯的态度暧昧,说这个办法不要推广,可以试验。可当后来上面对包产到户持否定态度时,柯庆施就在会上发言说:现在看,单干不行,这个方向必须批判。陈云1949年后一直主管全国的财经
陈云为何说“养猪要养得像柯庆施那样壮”
作者:暂无 来源:邢台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柯庆施进入上世纪60年代,“大跃进”给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困难开始显现,经济形势日趋恶化。但是,一“左”到底的柯庆施仍坚持认为困难并不大,形势仍然是好的。1961年,安徽部分地区农民渴望种上“责任田”,实行责任制。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向柯庆施汇报,柯的态度暧昧,说这个办法不要推广,可以试验。
陶行知
作者:暂无 来源:毕节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
陶行知纪念馆·陶行知结婚证书 同心比翼
作者: 江志伟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天也欢喜,地也欢喜,人也欢喜,欢喜你遇见了我,我也遇见了你在位于陶行知先生的故乡安徽省歙县老街上的陶行知纪念馆里,珍藏并陈列着陶行知先生1939年12月31日与吴树琴在重庆结婚时的结婚证书。虽然距今已经七十几度春秋,然而这件世间孤品“结婚证书”文物却依然令人感动。之所以说它是世间孤品,一来是因为这件
青年时期徽学教育,影响陶行知一生
作者: 苏勇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陶行知纪念馆。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北倚世界著名风景区黄山,东邻浙江杭州,南连千岛湖,这里历史悠久,文风昌盛。史称“徽州府”,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闪耀着徽文化的灿烂光芒,在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古徽州文化底蕴厚重,历来崇尚教育,书院、私塾林立,人才辈出。一代教育巨匠陶行知生在徽州,长在徽州
陶行知诗讽胡适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继兴陶行知与胡适至少有“六同”:同是安徽省徽州老乡(陶是歙县人,胡是绩溪人),两人同岁,自幼同学,又同
陶行知先生的结婚证书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供图江志伟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诗人,南京晓庄师范创办人。吴树琴(1912—2003),安徽休宁人,中共党员,是陶行知的续弦夫人。在位于陶行知先生的故乡安徽省歙县老街上的陶行知纪念馆里,珍藏并陈列着陶行知先生1939年12月31日与吴树琴在重庆结婚时的结婚证书(右下图)。几十年过去了,
上页 1 2 3 ... 14 15 16 ... 19 20 2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