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一)
作者: 刘城淮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视频
描述:本系列主要介绍了毛泽东诗词,由刘城淮教授从中选取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采桑·重阳,菩萨蛮·大柏地,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沁园春·雪(五)
作者: 刘城淮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视频
描述:本系列主要介绍了毛泽东诗词,由刘城淮教授从中选取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采桑·重阳,菩萨蛮·大柏地,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二)
作者: 刘城淮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视频
描述:本系列主要介绍了毛泽东诗词,由刘城淮教授从中选取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采桑·重阳,菩萨蛮·大柏地,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鲁迅的“娜拉”情结——兼谈鲁迅与萧红的关系
作者: 张秀英 马千惠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娜拉”情结  萧红  知识女性 
描述:》中说,一个自我意识觉醒而出走女性的结局,不外是“堕落”与“回来”。他在《伤逝》中塑造的君就是一个艺术化的中国“娜拉”形象。可以说生活中的许广平是鲁迅自己毁掉的“娜拉”,而东北女作家萧红则是鲁迅全心
鲁迅为什么不愿要孩子
作者: 羽戈  来源:阅读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929年9月27日清晨,周海婴呱呱坠地。在空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十年之后,鲁迅终于成为父亲。这一年他将近五十岁,按理说,中年得,该是不胜之喜。然而周海婴诞生前后的种种细节显示,鲁迅似乎并无
痴人呓语——戏仿鲁迅《狂人日记》
作者: 赵晨辰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今晨起,携小儿入市采买,偶遇一同窗,心中大喜,遂共赴茶楼叙旧。旧友讲一趣事,啼笑皆非。某君易明,得一大梦,卧榻昏睡三日,惶惶不进汤水。醒时如若疯癫,妻儿不认,独守角隅。语颇错杂无伦次,多荒唐之言。余闻之惊骇愕然,故稍加修饰,以易明君之角度,执笔撮录一篇,以供芸芸众生笑尔。一今日又是灰蒙蒙的一天罢……顺着剥落的城墙走路,脚下踏着满满的灰土,雾霾笼罩的城市云苫雾罩,看不清前往的路。我攥着稿纸,A4纸锋利的边缘割破了指头,血落在地上,算是给这灰黑的日子,添了一点颜色罢……妻子素芳站在门口,雾蒙蒙的天气看不清她的
郎静山(1892-1995) 与张大千的交游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是邻居,因缘际会又与张大千的二哥张善交好。郎静山曾在《怀念大千先生》一文中写道:“(张大千)与我常在
唤醒内心的善——读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有感
作者: 贾文军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生活可能让自己感觉到不适,还不如回到学校上几节课、批改几本作业。等到某一天,死神降临到自己头上,我们再来回顾一生,可能会感慨“这一辈自己干了个啥?”难道只是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样的工作重复一生,最
唤醒内心的善——读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有感
作者: 贾文军  来源:陕西教育(教育)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老师  中国教育事业  立德  精神财富  大爱精神  文化传递  十年  李宣  盖棺定论  以诚 
描述:的生活可能让自己感觉到不适,还不如回到学校上几节课、批改几本作业。等到某一天,死神降临到自己头上,我们再来回顾一生,可能会感慨"这一辈自己干了个啥?"难道只是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样的工作重复一生,
陶行知谈教育
作者:暂无 来源:甘孜日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4、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5、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6、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7、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8、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