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鲁迅与陆蠡的散文创作比较分析
作者: 刘广远 郑慧文  来源:党政干部学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他的作品同样以写故乡人,故乡情,故乡事为据点,展开自己对劳苦大众深切的关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痛恶,最为痛心的是,他对于民众的愚昧性与国民的劣根性的揭露。
浅析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作者: 吴帮乐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性改造  鲁迅  思想文化建设 
描述:国民性批判和改造是鲁迅思想的一个基本课题,鲁迅一生不断思考、发展这一思想,通过大量作品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和批判,是希望“揭出苦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以达到“立人”的目的。当前继承和发展鲁迅改造国民性
要像鲁迅一样自我拷问
作者:暂无 来源:留学生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80年代  自我拷问  创作态度  鲁迅学 
描述:我们的很多作品延续了鲁迅所要讨论和表现的重要问题,我们是他的直系传人。我在创作态度上也深受鲁迅影响,即80年代把好人当坏人写,90年代把坏人当好人写,现在把自己当罪人写,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跟鲁迅学的。鲁迅为什么伟大?鲁迅经常自我拷问,即便写一件小事,也得进行严酷的自我拷问。
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
作者: 陈耀芳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家之一,以鲁迅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领域一直都是热门研究领域。在不断地学术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对于鲁迅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他的作家身份和其作品,而要深入研究其背后蕴含
在启蒙中反思启蒙——简评鲁迅散文诗《死后》
作者: 彭璟  来源:神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剧文学  文学作品  “启蒙”  鲁迅  散文诗  《死后》  工人罢工  五四运动 
描述:新思潮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戏剧文学,无一例外穿上了“启蒙”的外衣。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或者说识字的人,都沉浸在一种灰暗而后重生的快意中。
鲁迅笔下塑造的悲剧女性形象及社会反思
作者: 毛华中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其作品中,鲁迅先生关注妇女问题,成功地塑造了九斤老太太、杨二嫂、王九妈、祥林嫂、单四嫂、爱姑、子君等几个在封建统治的压迫下的血肉丰满的悲剧女性
从《地之子》看台静农对鲁迅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杜淑文  来源:北方文学(中)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继承  台静农  发展 
描述:等。其中台静农是鲁迅颇为赞赏的后起之秀。鲁迅是乡土文学的拓荒者,台静农是在鲁迅直接关怀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乡土作家,他所创作的《地之子》也是二十年代乡土文坛上的代表作品
论鲁迅《呐喊》《彷徨》中的无性格人物描写
作者: 兰霖  来源:新西部(中旬·理论)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彷徨》  性格  《呐喊》  共性 
描述:本文通过对鲁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呐喊》、《彷徨》中无性格人物的描写,探讨无性格人物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及艺术价值。解析无性格人物的本质:突出地描写了他们无思想、无意识和盲目行动的这一共性,突出他们
从《地之子》看台静农对鲁迅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杜淑文  来源:北方文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继承  台静农  发展 
描述:等。其中台静农是鲁迅颇为赞赏的后起之秀。鲁迅是乡土文学的拓荒者,台静农是在鲁迅直接关怀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乡土作家,他所创作的《地之子》也是二十年代乡土文坛上的代表作品
论鲁迅《呐喊》《彷徨》中的无性格人物描写
作者: 兰霖  来源: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彷徨》  性格  《呐喊》  共性 
描述:本文通过对鲁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呐喊》、《彷徨》中无性格人物的描写,探讨无性格人物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及艺术价值。解析无性格人物的本质:突出地描写了他们无思想、无意识和盲目行动的这一共性,突出他们
上页 1 2 3 ... 29 30 31 ... 37 38 3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