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鲁迅散文《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
-
作者:
吕畅 来源:牡丹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文学作品展现着不同的中心思想,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0世纪初,西方的象征主义已在文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的《野草》,就大量地运用了象征主义这一表现手法,实现
-
在启蒙中反思启蒙 ——简评鲁迅散文诗《死后》
-
作者:
彭璟 来源:神州(上旬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新思潮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戏剧文学,无一例外穿上了"启蒙"的外衣.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或者说识字的人,都沉浸在一种灰暗而后重生的快意中.作为启蒙领袖的鲁迅也不例外.但在短短几年后,当五四
-
或可以“斥人”,或“值得师法” ——鲁迅笔下的鸟兽昆虫
-
作者:
阎晶明 来源:湖南文学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情节 《狂人日记》 隐鼠 张天翼 《祝福》 头发的故事 漫画手法 孤独者 且介亭杂文末编 《野草》
-
描述:一个方位和角度进入鲁迅的作品和人生世界,都会看到,原来他都有过那么充分的表达。高深如孤独,世俗如烟酒,在他笔下,都是值得玩味的世界。今次,我们不妨考察一下鸟兽昆虫在鲁迅世界里有着怎样的情形。鲁迅自己说过:“古今君子,每以禽兽斥人,殊不知便是昆虫,值得师法的地方也多着
-
《支那人气质》对鲁迅直译思想的影响
-
作者:
蒋骁华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直译思想 《支那人气质》
-
描述:1909年前鲁迅翻译过约九篇作品。从能见到的译作看,除了《哀尘》和《造人术》是直译,其余均为译述和意译。1909年鲁迅《域外小说集》的出版标志其译风自此从摇摆不定的“译述/直译一译述一意译一直
-
陈映真早期小说对鲁迅的国民性思考的接受与衍义
-
作者:
黄文倩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狂人日记》 鲁迅作品 文学作品 陈映真 早期小说 国民性批判 将军族 《呐喊》 赵树理 创作观
-
描述:》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的效果及意义其实不容易评估,因为,就陈映真实际的文学作品来看,他比较明显受到鲁迅影响的是他较早期的小说(1959-1964),而这些早期小说的创作历史条件,由于刚好落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色恐怖/戒严令的期
-
论鲁迅的国民批判性以及其现代性意义
-
作者:
孔欣 来源:明日风尚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批判性 现代性 国民
-
描述:的中国人,现在,国民批判性并没有跟着社会的改变而下降,反而为这个信息多元的社会带来更多的启示。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作家可以同鲁迅比肩,可以在对国民性的探讨上达到他所呈现的高度,因此对他的作品进行分析能对现代国民的精神缺失产生启迪和警示作用。
-
鲁迅文学遗产的“精神诗性”与当代中国文学的精神欠缺
-
作者:
张梦阳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欠缺 “精神诗性” 当代中国文学 鲁迅
-
描述:鲁迅文学遗产的精髓是“精神诗性”。精神是一种升华到宗教层面的境界。精神性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希望与绝望的悖论,是世俗逻辑的反向同构:以黑暗为光明,以坚忍为逃亡,以苦难为欢欣,以绝望为希望。文学是通过
-
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
作者:
王一鹤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人物灵魂 刻画
-
描述: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大家,他通过文字作品为中华民族奔走呼号,辛辣讽刺现实、抨击时弊,可歌可泣。鲁迅创作的众多小说和戏剧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力,他的“画灵魂”理论也是其艺术创作一直遵循的一个指南
-
子君的前世今生——鲁迅《伤逝》与亦舒《我的前半生》的比较
-
作者:
余醴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命运 视角 女性
-
描述:在讨论中国女性的命运和情感的命题中,鲁迅和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亦舒都用作品做出了回答。尽管两个子君的时空相隔多年,但遭遇又是何其相似,亦舒更是把鲁迅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形象地运用于实践,让失婚后的子君
-
翻译的文化转向辩析——以鲁迅的翻译文化观为例
-
作者:
芦亚林 来源:长江丛刊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鲁迅 文化翻译观
-
描述:时代之后,但翻译中的文化观早在学者翻译介绍外文作品中形成了。研究鲁迅的翻译文化观和翻译的“文化转向”可以解释我国一些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形成的翻译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