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地三校客人参观周恩来红军小学东校区
-
作者:
蒋夕洲 来源:淮安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3月10日上午9时,阳光格外灿烂。周恩来红军小学东校区校园内来了两批尊贵的客人:40余名教育工作者分别从祖国大西南四川广安邓小平红军小学和祖国大西北新疆农七师125团中、小学来到周恩来红军小学东校区参观交流。周恩来红军小学集团执行校长管晓蓉,周恩来红军小学东校区校长咸高军接待并陪同两地三校领导、教师
-
“在校言校”:蔡元培在学生运动中的身份与立场
-
作者:
毕玉芳 张正峰 来源:山东高等教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立场 身份 学生运动 蔡元培
-
描述:学生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同党派及人物在不同时期,对其有不同的态度。蔡元培作为近代中国学界与教育界的领袖,处于学生运动的漩涡之中,对学生运动有其直接的感受。检视其有关学生运动的言行,可见其不同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影响了其对学生运动的态度。蔡元培对学生运动所持立场的变化,颇能折射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与选择。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校”单位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陶研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心小学 翔云 职业技术学校 安茶 实验校 南安 教师进修学校 陈埭镇 育才小学 建瓯
-
描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校”单位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校”单位(16所)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陶研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校”单位(16所)
-
“博洛交接”的关键是周恩来石厢子谈话
-
作者:
余伯流 来源:苏区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风亮节 博洛交接 权力转换 周恩来 石厢子谈话
-
描述: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事态是什么?作者经过实地考察、文献查证、深入辨析,在文中提出了独到见解:"博洛交接"的关键是周恩来石厢子谈话。这一观点在有关学术会议上获得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人们可以从这一事件中窥见中共领袖团队共产党人独具的优秀政治品质、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
-
缅怀周总理:40年魅力长存——40年,离开周恩来的日子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故事(专栏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肖像 周总理 周恩来 顾全大局
-
描述:离开周恩来的日子,已经有40年了。40年前的十里长街送总理,把一个襟怀如海、隐忍不言、顾全大局、鞠躬尽瘁的总理形象,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那是他最后10年的肖像。甚至也可以说,是他后半生的肖像。
-
在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的日子
-
作者:暂无 来源:畅谈(上半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在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的日子
-
周恩来为京沪设办事处致信宋子文
-
作者:
刘小宁 来源:世纪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诚 宋子文 行政院长 陆定一 还都 龚澎 中共代表团 代表团团员 国民党当局 国共谈判
-
描述:1946年4月30日,中共代表团在重庆举行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周恩来发表讲话,通报了东北的战局。在国民政府“还都”前夕,中共代表团先期于5月3日由重庆移驻南京,办公处就设在国民政府以东的梅园新村。早在国民政府还都前,周恩来考虑到国民政府即将还都南京,国共谈判的中心也将从重庆移至南京。于是就派遣了代表团团员祝华先行赴南京,为代表团寻找办公用的房子。
-
暗战者周恩来:他下的子都能收回来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故事(专栏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性 周恩来 情报工作 国民党特务
-
描述:一提起国民党特务,不免令人毛骨悚然,而周恩来领导的中共特务与情报工作却富有艺术性。
-
以均衡发展为统领, 开创学校教育新天地肥乡县辛安镇镇中心校教育工作掠影
-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以均衡发展为统领, 开创学校教育新天地肥乡县辛安镇镇中心校教育工作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