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名人故居 (2)
按年份分组
2017(2)
2014(1)
2013(2)
2002(1)
按来源分组
同舟共进(1)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1)
创作(1)
中国组织人事报(1)
中国纪检监察报(1)
党员干部之友(1)
相关搜索词
“人世楷模”蔡元培
作者: 王开林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革命  北大精神  抗日战争  楷模  中国新文化  蔡元培  思想精神  北大教授 
描述:林语堂先生曾如此描述一个人:"论资格,他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轻;论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他就是重塑北大精神的校长——蔡元培。蔡元培逝世后,毛泽东在唁电中誉其"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写挽联云:"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蔡元培一生光辉伟大的功绩。
仁者蔡元培
作者: 王开林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罗家伦等多位蔡门弟子都曾忆及一件往事:在“七七”事变前两年,东邻虎视眈眈,战争的阴霾日益浓厚。蔡元培到南京,苦口婆心,规劝汪精卫改变亲日立场,表明严正态度,将抗战的国策确立不拔。蔡元培说:“关于中日的事情,我们应该坚定,应该以大无畏的精神抵抗,只要我们抵抗,中国一定有出路。”言犹未毕,蔡元培的眼泪脱
蔡元培举荐人才不问学历
作者: 王开林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抗战初期,蔡元培因病滞留香港,有位素不相识的青年不嫌路途遥远,从重庆寄来快信,自称是北大毕业生,在重庆穷困潦倒,无以为生,请求老校长伸出援手,将他推荐给用人单位。蔡元培当即致函某机关负责人,称那位青年学有所成,这封推荐信不久即发生效力。然而那位青年报到时,所出示的毕业证书并非北大签发。某机关负责人赶
织梦者:[读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
作者: 王开林  来源:创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文学评论  我的一个世纪  传记文学 
描述:织梦者:[读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
何香凝:坚毅刚正的奇女子
作者: 王开林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廖仲恺  上海  何香凝  陈炯明  女子  蒋介石  粤军  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 
描述:何香凝具有多重身份,她既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夫妇的友人、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妻子,也是中共高干廖承志的母亲。 何香凝的父亲何炳桓是一位经营有方的茶商,在香港的富户当中有名有数。何香凝是个桀骜不驯的犟妹,白天被迫裹足,晚上她就擅自动剪刀,将那条束得紧紧绷绷、缝得密密麻麻的裹脚布剪成飞花蝴蝶。父母无可奈何,只好网开一面,由她去了。
何香凝:坚毅刚正奇女子
作者: 王开林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廖仲恺  何香凝  陈炯明  女子  蒋介石  宋庆龄  孙中山  同盟会  三民主义 
描述:何香凝以其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以其同盟会首位女会员和国民党元老的资历与人望,连蒋介石都屡次避其锋芒,不敢正面接招。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自料不起,在弥留之际,将宋庆龄托付给一位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照顾。孙中山叮咛再三:值此万方多难之时,他身后萧条,没有留下多少财产,请她一定要“善视孙夫人”,“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受托者坐在病榻前,听完孙中山吐词艰难的临终遗嘱,心中不胜悲恻,深感这位好友和伟人的信任之深、托付之重,当即表态:“我亲近先生二十余年,同受甘苦,万一先生病不能愈,我和全体同仁当尽力保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