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何香凝:坚毅刚正奇女子
作者: 王开林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廖仲恺  何香凝  陈炯明  女子  蒋介石  宋庆龄  孙中山  同盟会  三民主义 
描述:何香凝以其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以其同盟会首位女会员和国民党元老的资历与人望,连蒋介石都屡次避其锋芒,不敢正面接招。 19253月11日,孙中山自料不起,在弥留之际,将宋庆龄托付给一位最值得
忆何香凝老人
作者: 陈凤兮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家  太平洋战争  爱国人士  何香凝  蒋介石  棉背心  上海郊区  孙中山  宣传抗日救亡  30年代 
描述:很幸运,30代初期我在上海读书,毕业出来便认识了何香凝先生,当时我还不到30岁,她是比我大一辈的入。由于她的言行使我折服,我业余时间便自愿登门,断续跟着她作些我力所能及的工作。她对我们工作上的要求
大革命时期的何香凝
作者: 蒙光励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大政策  何香凝  国民党内  妇女部  妇女运动  蒋介石  宋庆龄  大革命时期  孙中山  国民党右派 
描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前,何香凝除了是廖仲恺夫人的特殊身份外,在国民党内仅是普通党员而已。19248月,何香凝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后,其政治和组织才能逐步显出,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亦日益提高,成为
何香凝美术馆简介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界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歌  何香凝美术馆  现代建筑空间  绘画精品  美术教室  毒菇  深圳湾  平方  造型手法  整体感觉 
描述:何香凝美术馆,一九九五五月十三日中央批准兴建。江泽民总书记亲自题写了馆名。一九九六三月一日动工,一九九七四月正式建成。 何香凝美术馆位于深圳华侨城深圳湾大酒店西侧,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设有
关于何香凝同志赠蒋介石先生诗一首之商榷
作者: 蔡鸿源 孙必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国民主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  女服  抗日救亡  何香凝  中国军人  蒋介石  蔡元培  商榷  中日战争 
描述:事赠蒋介石及中国军人的女服有感而咏》的诗。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充满爱国激情,鼓舞人民抗日斗志的诗篇。现把何香凝同志19323月2日写给蔡元培的信及其附诗抄录如下: 孑民先生大鉴:辱承厚贶,拜登之余,深铭厚意。闲时望到舍见教为幸。专肃
民间收藏家 VS上海博物馆
作者: 刘欣然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古代书画  收藏家  漩涡  书画鉴定  上海博物馆  小组成员  民间 
描述:1080除夕,苏轼因离奇的“乌台诗案”,在被关押了4个月零20天之后出狱。狱外微风习习,鸟雀叽喳,东坡提笔写下了“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又写了:“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
上海博物馆:把历史文化印入生活
作者: 马里奥  来源:创意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文化品位  历史文化  上海博物馆  城市 
描述:范儿的,除了外滩、新天地、南京路、淮海路各种名人故居、陆家嘴浦东新区等地方外,不得不提的还有上海博物馆。在这里,你既能寻着数千前的历史文化脉络,也能把博物馆的艺术文化印记轻松地带入日常生活
中日书法珍品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立博物馆  《石鼓文》  书法艺术  中国  上海博物馆  代表作品  《泰山刻石》 
描述:3月13日至4月26日.上海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朝日新闻社联合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览系统地展示了中国自出现文字以后数千间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脉络.尤其突出了中国
上海博物馆陈列展厅照明设计——上海博物馆照明系列之一
作者: 沈迎九  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  亮度对比  展品保护  照明设计  光敏物质  紫外辐射  陈列馆  人工照明  博物馆照明  室内环境 
描述:当那庄重、典雅,造型又似青铜器的上海博物馆在人民广场巍然崛起之时,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而当这座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于199610月12日全面对外开放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为它所珍藏的美妙绝伦的国宝
上海博物馆450万美金购藏《淳化阁帖》
作者: 郑重  来源:文物天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侍书  刻帖  书法大赛  汪庆正  全国媒体  澄心堂纸  上海博物馆  出师颂  毕士安  淳化阁帖 
描述:淳化三(992),侍书学士王著按照宋太宗赵光义的旨意,选编了宫廷收藏的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的墨迹,共108人,分作10卷420帖镌刻在枣木版匕,然后用名贵的歙墨和澄心堂纸,拓印成少量墨本,赐给亲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