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桂剧《何香凝》服装设计敲定
-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梁亮)大型现代桂剧《何香凝》目前正在紧张排练中。记者昨天从市桂剧团了解到,全剧主要人物的服装已完成设计。旗袍、坎肩、蓑衣……这些元素让人回到上世纪40年代的桂林。市桂剧团负责人介绍,排《何香凝》很重要的一个思路,是要重现桂林当时的风貌。在构思人物服装时,设计师充分运用了那个年代的服装特征
-
乔冠华与龚澎 12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有缘千里来相会21世纪初的重庆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傍晚,站在南岸的山峦上向北望去,江岸一片灯火辉煌好似小香港。听老同志们说,20世纪40年代的重庆可没有这样繁华。我不由想起了父亲那带着浓重苏北口音的回忆:到重庆的时候,我记得天还没黑,我跳下车子,拿起自己的小包袱,这里面有随身换的衣服,慢慢地向长江江堰
-
柏文蔚枞阳惠民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庆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自1912年6月柏文蔚在安庆任安徽军政府都督起,至1940年代中期,柏文蔚将军在国民党政府宦海里几度浮沉,但他与安庆的枞阳(时为桐城县南乡)的羹脍赛湖的“松柏山房”及下枞阳有着爱国惠民的轶闻。1912年10月,柏文蔚都督视察军事防线时,到了羹脍赛渔湖。该湖水面约1800亩,由李鸿章的旧部桐城姚氏所有
-
武汉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袁振英:一生钟爱教书不肯做官
-
作者:
贺蓓 林宏贤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世纪40年代袁振英夫妇与5个子女拍摄的全家福。南都记者贺蓓翻拍日前,袁昌淑向记者讲述其父袁振英的故事。南都记者林宏贤摄80岁的袁昌淑身体虚弱,十分瘦小,但淡紫色的烫花棉绸长衫格外别致,透着一股子知书达理。坐在有些局促的广州家中,她一遍遍地表达遗憾———没能参加今年7月在南京举行的纪念父亲袁振英诞
-
永远的周璇
-
作者:
顾也鲁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周璇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但这位银幕搭档却永远地活在了我的记忆之中。我认识周璇是在上世纪30年代,而我与她合作拍电影已是40年代了。作为银幕搭档,我们一共拍摄了三部影片。1943年,我们第一次合作拍摄的影片是《渔家女》。片中,周璇饰演渔家女琼珠,我饰演青年画家崔时俊。崔为琼珠画了一幅“渔家女”的画像
-
周璇儿子儿媳编写《周璇传》
-
作者:暂无 来源:番禺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日前,在“金嗓子”周璇逝世五十周年之际,由周璇的儿子周伟、儿媳常晶编写的《周璇传》和《周璇歌曲全集》与读者见面了。周璇是我国蜚声影坛、歌坛的两栖明星,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被誉为“金嗓子”、“歌后”和“影后”。她所拍摄的《马路天使》、演唱的《四季歌》至今仍广为流传。《周璇传》记录了周璇37年短
-
《周璇》剧组首度接受媒体探班张柏芝:周璇和我并无不同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周璇,上世纪30、40年代,上海滩的“金嗓子影后”,她的魅力征服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张柏芝,以24岁的年龄早早问鼎了金像影后,她的表演被认为是新生代中的“希望”。七十年,两代影后时光交错。昨天,《周璇》剧组首次接受媒体探班。对于外界一直以来的质疑,张柏芝对本报记者说:“周璇和现代人没有什么不同,和我也
-
共和国历史上的柯庆施(二)
-
作者:
方海兴 来源:老年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邓子恢不知底里被斥做“小脚女人”柯庆施事事紧跟被尊为“柯老”早在40年代初,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经典公式。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他就一再号召全党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努力过好社会主义关。因此不难想象柯庆施的这个情况汇报的高超和妙谛所在。恰如薄一波所说:“柯把毛主席的思路和喜爱琢磨透了,他的
-
陶铸为柯庆施写悼诗
-
作者:
冯锡刚 来源:作家文摘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共同的政治坎坷羊城话别竟悠悠,风义相期失畏俦!世有良材天不永,国多哀思树为秋;心顾马列魂犹烈,功在东南愿已酬。处处春申凄咽雨,我含热泪抑悲愁。这首题为《哭柯庆施同志》的吊挽之作,是陶铸写的。追溯起来,两人的感情纽带连结于1940年代的延安“抢救运动”。1943年,柯庆施被诬陷,一度遭关押,至妻子自杀
-
陶行知塑像亮相 瓯越小学翠微校区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都市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市区瓯越小学翠微校区日前举行了陶行知塑像揭幕仪式,该塑像总高5米,采用锻铜工艺制作,再现上世纪4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风采。瓯越小学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目前有丁字桥、翠微、垟田、双岙、府东五个校区,共有3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居民子弟。该校树立陶行知塑像,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