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雕塑艺术的先锋性与公众性——记何香凝美术馆“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个展 何香凝美术馆 公众性 先锋性 年度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公众空间 深圳华侨城
-
描述:1998年11月21日由深圳华侨城斥资40万元,何香凝美术馆、深圳雕塑院主办的“第一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在深圳开幕。这个展览集中了中国当代几乎所有最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雕塑家的20件作品,并创造了在国家美术馆进行为期一年的露天展示艺术品的先例。它同时也将雕塑的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展示出
-
周恩来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开创性实践
-
作者:
杨明伟 张晓彤 来源:毛泽东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理论 生态文明 周恩来 实践
-
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问题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周恩来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开创性实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国土绿化、水土
-
谈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化"三"性"——以周恩来纪念馆为例
-
作者:
陈国民 来源:中国纪念馆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时代性 均衡性 标准化 广泛性 纪念馆
-
描述:从服务内容的时代性出发,增加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设施;重视服务过程的标准化,制定和实行红色旅游服务标准;考虑到服务范围的广泛性,建设红色旅游书屋,参与文化广场建设;立足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努力实现资源的均衡共享、空间的结构均衡、服务对象的结构均衡及服务内容的均衡.
-
当代雕塑艺术的先锋性与公众性:记何香凝美术馆的“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
作者:
《艺术界》辑部 来源:艺术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香凝美术馆 中国 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雕塑 艺术评论
-
描述:当代雕塑艺术的先锋性与公众性:记何香凝美术馆的“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
从周公馆客厅的布置看周朴园的虚伪性
-
作者:
张怡春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从周公馆客厅的布置看周朴园的虚伪性
-
从周公馆客厅的布置看周朴园的虚伪性
-
作者:
张怡春 来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据说周朴园从南到北,不论走到哪儿,其公馆的布置都永远保持一个模式:“右边一座大衣柜,铺着一张黄桌布,上面放着许多摆设。触目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右边壁炉上有一只钟,墙上挂一幅油画。炉前有两把圈椅。中间靠左的玻璃柜里放满了古玩。柜前有一张小矮凳,左角摆一张长沙发,上面放着三四个缎制的厚垫子。沙发前的矮几上放着烟具等物,台中偏右两个小沙发同圆桌,桌上放着吕宋烟盒和扇子。”(第一幕舞台说明)这在外人看来很不可思议,鲁大海就对他妹妹四凤说:“这屋子倒是很雅致的,就是家具太旧了点。”四凤
-
同盟会中第一女性--《何香凝传》片断
-
作者:
白朗遗作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同盟会中第一女性--《何香凝传》片断
-
纪念性大学机构知识库的构建——以廖仲恺何香凝机构知识库建设为例
-
作者:
刘新周 来源:农业网络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库 廖仲恺 何香凝 机构知识库
-
描述:纪念性大学机构知识库的构建具有资源建设、品牌宣传等效应,本文结合廖仲恺何香凝机构知识库建设的意义、过程、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其他相似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
论周恩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奠基性贡献
-
作者:
王家云 来源:觉悟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生产 国家环境保护局 资源保护委员会 曲格平 工业污染 建设内涵 历史进程 生态文明 第二个五年计划 兴修水利
-
描述:周恩来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非常关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尽管当时周恩来尚未使用“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但考究其思想与实践,周恩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清晰的,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把握是全面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是深刻的,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是扎实有效的。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及实践,对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
-
颇有科学预见性的周恩来(下)——精准预判凡人常事发展结果
-
作者:
李春发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诚 红三军 预判 反“围剿” 雷英夫 政治部主任 教育局长 曾日三 中央局 国民党军
-
描述:预知任过旧职的曾日三会很优秀1932年12月25日,周恩来致信苏区中央局,提出要正确对待曾在旧政权任职人员的问题。其时,几位级别较高的机关干部对出身于旧职员而时任红三军政治部主任的曾日三有所怀疑,并产生了某种情绪。周恩来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牵涉党的政策的大事,不可等闲视之。他在信中首先指出:“曾日三并非教育局长,系局中职员,且左倾。”继而肯定他参加革命后“一向都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