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卫平书法近作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
-
作者:
徐璐明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徐璐明)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杨浦区文化局于11月17日至21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胡卫平书法近作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胡卫平作品集》同时问世。胡卫平师从著名书法家张森,此次展出的70余幅书画近作,幅式统一,书体多样,视觉感强。其中,既有古渊浑穆的隶书和骨峻神秀的小楷,又有笔势飞动的行
-
上海美术馆“回顾”60年工业主题美术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大庆工人无冬天(国画)赵志田本报讯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总工会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上海美术馆承办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中国工业主题美术作品展”于10月25日在上海美术馆圆满闭幕。本次展览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核心,凸显了“创业·奋斗·创新·发展”的主
-
“高原之魂——吴长江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
-
作者:
颜语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喂马(石版)吴长江作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上海美术馆承办的“高原之魂——吴长江作品展”10月20日至11月6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展览集中展出了吴长江历年来创作的版画、素描、水彩作品数十幅,既是对吴长江艺术创作的历时性梳理,也是他近年来赴高原写生创作作品的一次较为全面的集中
-
66幅最精华画作赠上海美术馆
-
作者:
林明杰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林明杰)89岁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决定将他精心保存的66件绘画佳作无偿捐赠给上海美术馆。昨天在他北京家中,捐赠与受赠双方签署了协议。这是吴冠中先生迄今为止向国家文化机构捐赠作品最多的一次。加上2005年吴先生捐赠的6幅作品,上海美术馆将拥有72件吴冠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吴冠中先生对记者说,这
-
吴冠中向上海美术馆 捐赠66幅代表作
-
作者:
马信芳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吴冠中的代表作《鲁迅故乡》。【本报讯】(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马信芳文/图)记者昨天从上海美术馆获悉,89岁的画坛大师吴冠中已决定将其作品的“最精华”部分——66件佳作无偿捐赠给上海美术馆。这是吴冠中迄今为止向国家文化机构捐赠作品最多的一次。加上2005年他捐赠的6幅作品,上海美术馆拥有72件吴冠中具
-
陈天龙油画展现身上海美术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晚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张青)记者近日获悉,本月23日下午2时上海美术馆将推出我市著名老油画家陈天龙的首个个人油画展——“守望自然——陈天龙油画展”。今年70岁的陈天龙先生,195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60年进入文化部委托美院举办的罗马尼亚油画训练班深造。结业后留校执教。1964年调回故乡从事美术专业培训
-
苏绣首闯上海美术馆办个展 姚建萍妙针“合璧”《富春山居图》
-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商报记者王骏文/摄本报讯《富春山居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此画分为前后两卷藏于台北和浙江。60多年来,实现这幅传世名画的合璧一直是两岸无数人的心愿。如今,全国文联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带领她的传作团队用苏绣艺术再现了这幅传世巨作,两幅残卷浑然一体
-
上海美术馆开年首展版画徐匡八十八幅代表版画捐赠永久收藏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美术馆承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省美术馆协办的“刻画人生——徐匡艺术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带领中华民族从独立、解放走向复兴、繁荣。为纪念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上海美术馆将举办一系列有学术性、可看性的自主策划的专题
-
免费开放首日,观众人数创纪录 12099人次!上海美术馆挺住了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海美术馆安然度过免费第一天。本报实习生张瑞麒记者马骏摄12099人次!昨天,上海美术馆对公众永久免费开放首日,参观人次就创下了历史之最。作为一个观察者,本报记者发现,尽管在开放后的一个小时内,现场就出现了几次波澜,但都及时迅速地得到妥善处理,显示了美术馆处置预案的完备。本报之前曾对此次文化场馆免费
-
上海美术馆免费开放首日 人气爆棚市民凌晨排队
-
作者:暂无 来源:吴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海美术馆安然度过免费第一天。本报实习生张瑞麒记者马骏摄12099人次!昨天,上海美术馆对公众永久免费开放首日,参观人次就创下了历史之最。作为一个观察者,本报记者发现,尽管在开放后的一个小时内,现场就出现了几次波澜,但都及时迅速地得到妥善处理,显示了美术馆处置预案的完备。本报之前曾对此次文化场馆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