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李烈钧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民主宪政运动
作者: 纪振奇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主宪政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  李烈钧 
描述:继承者,他主张以民主政治改革推动全民抗日救亡运动,认为民主与抗日互为因果、缺一不可;他扶病奔走呼号,要求国民党政府实施民主、开放政权,其民主宪政思想和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何香凝女性主体意识确立与社会角色定位及其意义
作者: 姜晓丽 夏志兰  来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香凝的女性主体意识  妇女社会化进程 
描述:何香凝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妇女运动领袖和杰出的政治活动家,毕生献身于国家的民主解放事业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在追求理想真理的革命生涯中,她不仅对自身的社会角色进行了正确定位,自觉履行着时代赋予的社会
900万重修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作者: 梅志清 唐明勇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廖仲恺  诞辰  何香凝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追求真理  周年纪念日  纪念馆  全国人大常委会  爱国主义者 
描述:本报讯昨日,广东各界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挚友廖仲恺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同时庆祝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建校8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发来书面讲话,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广源代表省委、省政府讲话,副省
上海博物馆9日起招募会员
作者:暂无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尚博教)6月9日,借“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机,上海博物馆将正式向社会招募“博物馆之友”,诚邀对文物、博物馆怀有兴趣的朋友加盟。上海博物馆届时将发放宣传资料并开始会员办理工作。首次开放报名“上海博物馆之友”始创于1960年,收藏家、文物捐赠者以及许多对上海博物馆有重大贡献的社会知名人士
顶级丝巾展搬进上海美术馆
作者: 于清  来源:都市快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时尚日历时间:9月8日至10月7日看点:爱马仕Vs装置艺术顶级丝巾展搬进上海美术馆70年前,爱马仕推出第一条印花丝巾,从此那些主题鲜明、图案不俗的丝巾就成为很多女人的梦想;10年前,爱马仕的丝巾来到丝绸的诞生地:中国,从此那些真丝方巾就仿佛架起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给古老的丝绸带来全然不同的演绎。
黎锦晖:时代弄潮与世纪悲情
作者: 项阳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以事实说话  世纪悲情  黎锦晖研究  学术榜样  时代弄潮  孙继南 
描述:"以事实说话",孙继南先生在《黎锦晖评传》出版15年后,其新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所展现出的超人精力,非同一般的学术勇气,潜心学术,淡泊名利,对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史上充满争议人物黎锦晖先生还原到那个
“郎静山摄影奖”评选今揭晓
作者:暂无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中国·上海首届国际郎静山摄影奖评选活动,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的支持下今天结束。在评选委员会主任、香港摄影大师简庆福的主持下,来自国内外的评委今天在上海完成评选程序,100人获“郎静山摄影奖”,另有100人获提名奖。获奖作品是从来自中
解析黄自艺术歌曲三首
作者: 彭蕾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弦  春思曲  伴奏音型  钢琴伴奏  玫瑰三愿  调式调性  思乡  音乐情境 
描述:黄自是我国上世纪30年代重要作曲家,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代表了我国当时艺术歌曲创作前所未有的最高成就,本文根据黄自最有代表性的三首艺术歌曲内容的发展,音乐脉络进行分析,笔者通过实践找到了一条处理这三首歌曲的思路,阐述了钢琴伴奏在这些歌曲中的重要作用,为研究中国30年代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提供了理论依据。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中词曲关系的处理——以黄自艺术歌曲《花非花》为例
作者: 刘雅丽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词曲关系  黄自  《花非花》  艺术歌曲 
描述:黄自先生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大师,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音乐作品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却极其深远,对我国近代音乐特别是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深入研究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手法
世纪“国宝”赵朴初
作者: 丁兆甲  来源:铁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救亡  租界  上海  教育  新四军  难民救济  收容所  国宝  黄浦江  工部局 
描述:了。他历经20世纪中清代、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曾受过教会学校的教育,但却虔诚地信奉佛教。他以精深的佛学造诣和人格魅力而成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