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蔡元培:胆识气度仰后世 郑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陈芳通讯员沈琛幸本报讯记者昨天从县文化发展中心了解到,在柯岩街道围炉别墅建设工地,近日发现一块蔡元培题写的墓碑。县文博部门闻讯后,赶赴现场作详细调查。该碑现已由县文化发展中心越国文化博物馆收藏。据悉,该墓碑高86厘米,宽190厘米,厚21厘米,系会稽青石质。碑文为楷书阴刻,共分11竖行,满行
周祥生:从黑车司机到“的大王”
作者: 林天宏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周祥生(1895~1974)浙江定海人,祥生出租车公司创始人。一个在马路上拉黑活的“黑车司机”,日后成为行业公认的“出租车大王”。这事儿在刚发生过上海黑车“钓鱼”执法的中国,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与吊诡。时光倒流80年,在1929年的上海,有一个名叫周祥生的黑车司机,在短短数
花落还开 水流不断:佛教界人士、著名学者缅怀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
作者: 传印 学诚 王尧 方立天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协会  赵朴初  人才建设  自身建设  中国佛教  佛教界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汉传佛教  中国宗教  宗教文化 
描述:5月21日,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纪念日。5月14日,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学诚法师,著名学者王尧、方立天等莅会并发言,共同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杰出宗教领袖。大家认为,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坚持爱国爱教的精神,把佛教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坚定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重视佛教自身建设,尤其是重视人才建设的思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候起作
花落还开 水流不断——佛教界人士、著名学者缅怀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朴老对新中国佛教人才建设的贡献
作者: 传印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流  赵朴初  人才建设  逝世  著名学者  居士  纪念日  中国佛教协会 
描述:5月21日,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纪念日。5月14日,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学诚法师,著名学者王尧、方立天等莅会并发言,共同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杰出宗教领袖。大家认为,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坚持爱国爱教的精神,把佛教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何处寻宁静,入画来 ——在上海美术馆看吴冠中画展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电力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色调线条墨点上海的繁华和炎热被一笔划消画家的目光是要穿越一切表面和庸常风掠过的野草闲花点点滴滴晕染着满腹欲说还休的惆怅高山流水黑瓦白墙几点桃红几丝柳绿合奏着高低远近的曲调渗透着画里画外的悲凉而画家的心是温暖的干瘦纤弱的几条乌黑之线清朗纠结着惜时惜物的情怀闲憩的石碾深黑的重量是被弃置的千载寂寞却有一方
上海豫园 老城厢里敲钟祈福过大年
作者:暂无 来源:旅行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豫园  上海  老城厢 
描述:新春来临.位于上海豫园的耕月人茶馆特邀上海各界人士敲响古钟.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0图]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志
作者: 闫学柱 程乐人  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纪念碑 
描述:本书记录了1977年至2009年国家各级领导人、国际来宾与团体、港澳台知名人士与团体、国内重要团体等参瞻周恩来纪念碑的活动。
刘开渠求助蔡元培学雕塑
作者: 俞宝强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开渠参与并领导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刘开渠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第四次文代会)召开时,安徽萧县籍人士刘开渠、王子云、王肇民、萧龙以画坛巨子身份同时出席会议,这在
柯庆施提倡“大写13年”所引起的一场风波
作者: 阎志峰  来源:党史博采·纪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本主义  文艺作品  文艺界  戏剧  文艺工作者  上海市  毛泽东  社会主义革命  讲话  提倡 
描述:柯庆施提出大写13年1963年1月4日下午,上海文艺界人士济济一堂,聚集在延安西路200号文艺会堂,举行元旦联欢会。巴金、熊佛西、丁玲、丰子恺、郭绍虞、刘大杰、黄佐临、张骏祥、沈浮、瞿白音、应云卫
寻觅赵朴初 理解赵朴初
作者: 李家振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朴初  寻觅  专题片  精神 
描述:赵朴初先生逝世转眼已是十年了。十年中为拍摄赵朴初专题片,我采访了一些生前与他有关的人,对大量资料进行了回忆、思索;又为协助编辑《赵朴初年谱》,仔细阅读了他的文章,整理他给我和其他有关人士的批文,与他过去的谈话记录,对他的精神有了较深的理解。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