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林伯渠是延安精神的积极倡导者、践行者
作者: 黄禹康  来源:中华魂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延安精神  倡导者  艰苦奋斗  八路军办事处  边区政府  践行  三三制  陕甘宁边区  青年人  共产党 
描述:林伯渠是延安精神的积极倡导者、践行者
雕塑艺术与城市精神--第六届上海南京路雕塑邀请展印象
作者: 颜席银  来源: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雕刻  南京路  印象  雕塑艺术  城市精神 
描述:有人说,雕刻是一个城市的眼睛,通过它既能看到城市最艳丽的表象,也可窥见城市心灵最深处的精神本质,某种程度上说,城市雕刻就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或浮躁,或奔放,或含蓄,或活跃,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
纪念陶行知诞辰115周年――我校开展学习陶行知精神系列活动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师大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今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同时也是陶先生逝世60周年,为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弘扬以爱国、革命、求真、创造、乐干、献身和新教育的陶行知精神,在10月25日纪念日来临之际,校党委宣传部、校工会、校团委等部门和各学院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学习陶行知活动。学校将举行全国性的陶行知诞辰11
中国精神观察(二):“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观后
作者: 张志雄  来源:科学与财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古代  上海博物馆  书画藏品  中国精神 
描述:(一)上期的(《中国精神观察(一)》谈论的全部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博”)的藏品,现在主要结合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的藏品,再度观察中国精神。[第一段]
中国精神观察(一):“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观后
作者: 张志雄  来源:科学与财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书画  《Value》  藏品  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观后感  中国精神 
描述:2005年岁末.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书画经典”展览,推出晋唐宋元书画103件.其中故宫博物院藏品61件.上海博物馆藏品42件。机会难得,我抽空去了一次,眼界大开,遇到一位老友,他赞曰:“这才是中国精神的正宗”。于是,我以《中国精神观察》为题写篇观后感.与《Value》读者分享。[编者按]
守望精神家园:博物馆的“三大情怀”:纪念上海博物馆新馆开馆十周年
作者: 陈燮君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民族精神  城市文化  博物馆文化  中华文明  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  上海博物馆新馆  人文情怀  城市精神 
描述:上海博物馆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重要的文化窗口和艺术殿堂,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承载着炎黄子孙的历史文脉与辉煌业绩,播扬着城市文化的民族精神与人文风采,
中国精神观察(三):“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观后
作者: 张志雄  来源:科学与财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京故宫博物院  起义军  会稽山  唐代  上海博物馆  浙江  书画藏品 
描述: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的孙位的《高逸图卷》是极为少数的传世可信的唐代珍品(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为例,只有韩混的《五牛图卷》是无可争议的唐画)。孙位是晚唐画家,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逃到成都,孙位也来到四川,为人所知。[第一段]
赵朴初悟禅于日常生活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老年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人生在世,或内伤或外感,任何人都可能得病。赵朴初多病缠身,曾患肺病、心脏病、胃溃疡、肾病综合征等慢性病,一生与病魔打交道。但他精神乐观,对待疾病,精神豁达,所以,仍然长寿。年轻时,赵朴初因为患肺病
对文化广场设计建设的几点思索
作者: 何萍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设计  建设  城市 
描述:文化广场日益成为当前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热点。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一些城市在广场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但还有一些城市的广场在建成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暴露出一些问题。
事业与营业:胡政之媒介经营理念略论
作者: 贾晓慧 王瑾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营理念  大公报  文化产业  胡政之 
描述:在军阀割据、外忧内患的年代,胡政之经营的《大公报》,既坚持了新闻事业的理念,也使报纸有了赢利,兼顾了文化事业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胡政之操守报业的报格,将报纸营业当事业来做,具有“做大事业”的长远目光,其过人的洞察力,复合型的才智和为事业奋斗的精神,是经营《大公报》成功的关键。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