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侍卫官杂记》作者与周公馆的渊源
作者: 颜坤琰  来源:红岩春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文系  宋乔  周怡  梅乐斯  中国作家协会  新闻处  周榆瑞  《大公报》  侍卫官  福建福州 
描述:周榆瑞(1915~1980),笔名宋乔,福建福州人。1939年参加工作,历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助教、清华大学外文系教员、桂林英国新闻处编译主任、重庆美国新闻处编译、《大公报》驻南京记者、香港《大公报》编辑。195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侍卫官杂记》等。
周恩来在重庆的抗战
作者: 唐蕊  来源:湘潮(上半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第三厅  饶国模  爱国民主人士  大公报  三岩  国民党中央  张季鸾  《大公报》  《新华日报》  国民党军 
描述:1938年10月下旬,日寇逼近武汉,国民党仓皇败退。周恩来、叶剑英等最后撤离了武汉,于12月到达重庆。在重庆,周恩来工作了8年。可以说,重庆是周恩来抗战时期最主要的阵地。"三岩":周恩来在重庆的根据地刚到重庆时,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设在闹市区的机房街70号。周恩来觉得这里不安全,也不利于保密工
胡政之:稳健切实,不私不盲
作者: 高明勇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芸生  黄远生  季鸾文存  抗战期间  大公报  张季鸾  《大公报》  新闻事业  方汉奇  史量才 
描述:即便在抗战期间,《大公报》的经营依然可圈可点,所有的后勤保障少出意外。这一切,都和“经营达人”胡政之有莫大关系。胡政之的名字,我很早就知道,作为新记《大公报》的三驾马车(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之一,很容易进入关注者的视野。印象之一,就是他是搞经营的,不像张季鸾、王芸生那样誉满天下。因为一般来说,评价新记公司《大公报》时,对三驾马车的判断是,《大公报》靠的是吴鼎昌的钱、张季鸾的笔、胡政之的算盘,即吴鼎昌筹措资金,张季鸾主持
徐铸成:持论谨严,时时警醒
作者: 高明勇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敬告读者  徐铸  严宝礼  大变革时代  旧闻杂忆  张季鸾  《大公报》  《文汇报》  新闻业  习惯用语 
描述:徐铸成,应该是中国百年言论史上最为典型的一位评论者——跨越两个大变革时代,且1949年前后大多都在内地。他生于1907年,卒于1991年。85年的人生历程,跨越两个时代,在1949年以前的《文汇报》、《大公报》工作过,一度分别做过总主笔和总编辑,在1949年之后的《文汇报》工作过,担任社长兼总编辑。由于不足20岁即投身新闻业,晚年又先后撰写《报海旧闻》、《旧闻杂
用新闻人的眼光打量民国——读《民国记事·徐铸成回忆录》
作者: 张剑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摄人心魄  “九一八事变”  徐铸  第三方  媒体从业者  叙述风格  二十一世纪  历史事件  《大公报》  历史风貌 
描述: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只占有很小一页的民国,没想到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以其摄人心魄的历史魅力,凝聚着现代人们对那段历史如痴如醉的迷恋与向往。在过往的诸多研究中,前辈学人要么直接以政治的视角切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要么通过史料的回顾,旁人的佐证,对那段时期的历史风貌、学人风骨加以细分。然而,当这些研究者都“随大流”的通过第三方材料帮助我们回到民国那个现场时,这本书的作者徐铸成却以亲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