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名人故居 (4)
按年份分组
2016(4)
2015(3)
2012(1)
按来源分组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8)
相关搜索词
周恩来体恤下级的故事
作者: 邢大军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周恩来是全世界公认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 家,像这样一位伟人对待下级却是充满与众不同的 人情味儿,体现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给部下家属“报平安” 1944年12月,从重庆回到延安不久的周恩来 收到中共米脂县委书记冯文彬来延安开会时转交的 一封信。信是米脂县印斗区区长林彬(原名杨湜萍) 写的,是要打听妹妹杨莉萍的情况。
长征三号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逝世 周恩来曾多次接见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和主要开创者之一、中科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谢光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2月22日22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他的去世,无疑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损失。他一生致力于我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为我国的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学良受审时折服审判长李烈钧
作者: 高峰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这是一次特殊的审判,身为审判长的李烈钧在审判的当天竟称“阶下囚”张学良是“好角色!”受审者张学良亦在多年以后,称李烈钧颇有“长者之风”,自己对他会“永世不忘”。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1936年年末,一向无职无权、闲居养病的辛亥革命元老李烈钧突然受命出任了南京政府特别军事法庭的审判长,主持对“西安事变”主谋张学良的审判。 不解兵谏初衷,李烈钧曾通电指责张学良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因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国民党东北军、十七路军在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指挥下,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
杨虎城之子回忆 陪同父亲杨虎城拜望何香凝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前后短短半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扭转了危急的抗日形势。然而,发动事变的两位将领之一的杨虎城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于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往事,在杨虎城之子杨拯民回忆里,印象最深的是西安事变后陪同父亲杨虎城拜望何香凝。 回忆当年拜望何香凝 杨拯民回忆说:1937年4月下旬,父亲被南京政府免职,并被派出国,名为出国考察军事,实为流放海外。
蔡元培不拘一格选人才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蔡元培看到梁漱溟的一篇文章,当即决定聘他来做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哲学,粱漱溟辞以对印度哲学实九所知。蔡说:“你说你教不了印度哲学,那么,你知道有谁能教印度哲学吗?”梁说:“不知。”于是蔡又说:“我们亦没有寻到真能教印度哲学的人。横竖彼此都差不多,还是你来吧!你不是爱好哲学吗?我此番到北大来当校长,就是要把许多爱好哲学的朋友都聚拢来,共同研究,互相切磋,你怎可不来呢?”梁还是不肯,蔡说“你不要当是老师来教人,你只当是来合作研究,来学习好了。
蔡元培的勤勉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蔡元培在南洋公学时,曾和学生们一起向教育家马相伯学习拉丁语。有时,清晨5点,他就到马家敲门了,马相伯开门见是他,无奈地说:“太早了,你八九点钟再来吧。”蔡元培还是我国第一个以“爬格子”的方式,半工半读的留学生。在法国留学时,因为天气极热,满身出汗,他就先把房门关起来,然后再把衣裤都脱掉,埋首用功读书。
董竹君的少城十年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董竹君曾经是民国初年四川省副都督夏之时的夫人,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这位出生在上海的中国第一代女企业家,闻名全国的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全国政协委员,在1919年至1929年期间,在成都少城将军街、东胜街生活了十年。 东胜街的娴雅主妇 董竹君之父性格耿直自尊,拉黄包车。母亲勤俭能干。父母虽穷,但是还是把她送到了私塾中念书。
比肩白求恩的援华医生罗生特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多年后,担任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的吴之理还清楚地记得,临行前,罗生特告诉他,自己还会回中国,并且要带着未来的妻子一起来。罗生特在中国的九年间,他和罗生特多次分别又重逢,他以为,这一次分别亦是寻常事。没想到,竟成永别。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来自奥地利的罗生特医生救死扶伤,在中共军队中服役9年,影响和贡献不在白求恩之下,却遇阻于新中国大门之外,客死异乡,长达近40年湮没无闻。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