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
名人故居 (5)
按年份分组
2017(6)
2016(1)
2010(2)
2008(2)
2007(1)
2002(2)
按来源分组
学习时报(14)
相关搜索词
周恩来的六伯父周嵩尧
作者: 秦九凤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周嵩尧字峋芝,号薰士。清同治年间生于淮安城里的驸马巷,是周恩来二伯祖父周骏昂的第三子,在周家同辈兄弟中大排行六,所以周恩来一直亲切地喊他六伯父。1897年,周嵩尧25岁时考中了光绪丁酉科的第35名举人。中举后的周嵩尧并没有一步登天,是靠其二舅父郑仁寿的举荐,才到漕运总督衙门做文案。1908年,周嵩尧
周恩来与连环画
作者: 李兴濂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廖冰兄:《抗战必胜连环图》“小人书”是对装订成册连环画的通俗叫法。因为书很小,64开,30页,图画中的人物也很小,人物形象又具漫画风格,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很接地气,所以人们亲切地称连环画册为“小人书”。抗战时期的小人书毛译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
周恩来:严守纪律的楷模
作者: 刘志辉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周恩来认为,之所以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是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正是基于对纪律重要性的认识,周恩来始终遵守党的纪律,成为严守纪律的楷模。“绝无例外”的党员邓
周恩来同志的家风
作者: 廖心文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周恩来与邓颖超周恩来十分重视家风建设。他没有亲生孩子,但周家是一个大家庭,像普通家庭一样,也有生老病死、就业上学等问题。怎样对待这些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家风,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时时在考虑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他不但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亲友长辈,以减轻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负担,还主动担负起教育引导周家年轻一
周恩来与妇女工作
作者: 薛鑫良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者按: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之日,3月8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当此之际,缅怀总理,回顾他在妇女工作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志纪念。陈毅元帅生前说过:“廉洁奉公,以正治国者,周总理也。”周恩来的党性原则和人格魅力,不仅彰显在内政外交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而且体现在正心、修身、齐家等方面。通过
为什么陪鲁迅一辈子
作者: 张梦阳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鲁迅毕其一生对中国人精神进行深刻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陪鲁迅一辈子,几乎成为舆论对我的一种公认,我也毫不犹豫地认可。的确,从1964年
陈独秀与蔡元培
作者: 祝彦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暗杀团共事1904年7月31日,东京留日学生、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的主持人杨笃生和团员何海樵等人在上海组织成立了“暗杀团”,决定全面推进“鼓吹、暗杀、起义”三大任务,而以“暗杀”为重头工作。何海樵介绍蔡元培加入暗杀团。不久,章士钊、刘光汉等人也加入了暗杀团。章士钊写信给陈独秀让他来上海参与暗杀工作。陈
蔡元培先生的几个足印
作者: 邵纯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蒋介石给蔡元培亲属发唁电,对蔡元培之子蔡无忌称为“世兄”,这说明蒋氏把蔡元培看作是可敬的长辈。毛泽东向蔡元培致哀的电报中对逝者盖棺论定,称蔡元培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评价可谓至高无上了。《蔡元培全集》洋洋18卷,《蔡元培年谱长编》4大卷,百余万言。先生改造北
蔡元培的“融通文理”思想
作者: 孙小礼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和科学事业家,他早年提出的“融通文理”思想和在北京大学试行的一些措施,至今仍然富有启示。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1917―1928),曾一再强调要把“文”与“理”沟通起来。他在1934年所写的《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中回忆:“那时候我
蔡元培融通中西的进步文化观
作者: 梁柱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如何对待“古今中外”的关系问题。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明确反对全盘保存国粹和全盘西化两种极端的观点,主张对中西文化采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对我国文化学术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发生了积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第一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