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7)
期刊(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
黄浦文化 (4)
风景名胜 (3)
按年份分组
2017(3)
2016(14)
2014(1)
2013(3)
2012(3)
2011(3)
2001(1)
2000(1)
按来源分组
文汇读书周报(29)
相关搜索词
鲁迅手稿的“林中路”
作者: 符杰祥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阿Q正传》手稿鲁迅诗作手稿符杰祥研究作家手稿的目的是为了在创作灵感的偶然与必然、思路的连续与中断、文字的涂抹与透明之间,从边缘的涂改中摸索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小路,探寻充满种种可能性的创作踪迹。借用法国学者桑德琳(SandrineMarchand)在《修改的不可能性》一文中的话来说:“手稿学重新发明一
鲁迅的思乡情结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锡荣鲁迅曾说,他离开故乡是“走异路,逃异地”,是怀着“逃”一样的心情离开的,因为他对那里的人们“连心肝也有些了然”了,意思是深恶痛绝,不想再见到了。但在他的作品里,又分明写着“思乡的蛊惑”,小说《故乡》中分明透露出深深的乡情。说“思乡”的时候,是在小说、散文诗里,或许有创作的成分;说“逃”的时候,
茅盾:反对“神化鲁迅”
作者: 阎愈新 阎喜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图为北京茅盾故居阎愈新口述阎喜记录整理2016年是茅盾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1979年,时任《鲁迅研究年刊》主编、西北大学教授阎愈新到北京采访茅盾。那次采访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茅盾唯一的一次答记者问,亦可看作是他晚年最重要的文学评论。不久前,阎愈新根据采访记录整理出这篇文章,本报在此独家刊登,以作
鲁迅的生活情趣
作者: 吴中杰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吴中杰1960年我参加复旦中文系集体项目《鲁迅评传》的编写工作,曾与两位学生王继权、盛钟健一起到北京进行专题访问,鲁迅夫人许广平当然在必访之列。许先生在家中热情接待,讲了许多鲁迅的生平事迹和日常生活,并解答了我们的一些提问,最后谈到鲁迅形象的描写问题,说现在很多画家总是将鲁迅画成横眉冷对的样子,其实
茅盾:反对“神化鲁迅”
作者: 阎愈新 阎喜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图为北京茅盾故居阎愈新口述阎喜记录整理2016年是茅盾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1979年,时任《鲁迅研究年刊》主编、西北大学教授阎愈新到北京采访茅盾。那次采访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茅盾唯一的一次答记者问,亦可看作是他晚年最重要的文学评论。不久前,阎愈新根据采访记录整理出这篇文章,本报在此独家刊登,以作
在鲁迅身边的黄源
作者: 乔丽华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黄源摄于上海《在鲁迅身边》,黄源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收有二十一篇黄源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以及回忆茅盾、冯雪峰等人及新文艺战线上的师友的文章多篇。位于杭州葛岭的黄源故居乔丽华很多人知道黄源,大概是通过那张他和萧军萧红的三人合影。在许鞍华的《黄金时代》里,他只有一晃而
鲁迅与藤野严九郎的故事
作者: 赵建中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80年,在“藤野严九郎碑”揭幕仪式上的周海婴夫妇及儿子周令飞。初次相遇时的藤野严九郎与鲁迅(藤野严九郎纪念馆)藤野严九郎送给周树人的照片及背面题字(藤野严九郎纪念馆)赵建中本文根据日本福井县芦原町与芦原教育委员会编写的《鲁迅与藤野严九郎》一书编译,该书讲述了百年前鲁迅与藤野严九郎的师生之情,以及
鲁迅藏浮世绘鉴赏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鲁迅藏百衲本二十四史》司马迁等著张元济编中央编译出版社《鲁迅编印美术书刊辑存十三种》珂勒惠支蕗谷虹儿梅斐尔德著鲁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鲁迅藏外国版画全集》李允经李小山著湖南美术出版社《鲁迅藏拓本全集》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西泠印社《浮世绘版画名作集》(第二期)第五回之二歌川广重《木曾海道六十九次之内宫之越
鲁迅与藤野严九郎的故事
作者: 赵建中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藤野严九郎送给周树人的照片及背面题字(藤野严九郎纪念馆)初次相遇时的藤野严九郎与鲁迅(藤野严九郎纪念馆)1980年,在“藤野严九郎碑”揭幕仪式上的周海婴夫妇及儿子周令飞。赵建中本文根据日本福井县芦原町与芦原教育委员会编写的《鲁迅与藤野严九郎》一书编译,该书讲述了百年前鲁迅与藤野严九郎的师生之情,以及
蔡元培,“无壳蜗牛”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昌华住房问题,折射着世态的炎凉和人情的冷暖。“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历来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背纤打铁磨豆腐”没能耐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之流的梦想;而历朝有“本事”的人,非但有屋,有华屋,甚而有几套、十几套豪宅者,而时下更是大有人在。所谓“三年县知府,十万白花银”也。然而,历史上绝非位高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