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和林语堂论“面子”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4-27
- 描述:林语堂文/王菁二十世纪初,在中国人严肃地把“面子”当作一个问题来讨论之前,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他1925年出版的《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首先提到了“面子”在中国文化当中的地位。“中国人民能享受一种个人之自由,顾面子,贵谦让,并爱‘互相让步’与尊重并论。”虽然没有专就“面子”下定义,罗素先生对于中
- 鲁迅和文盲保姆
-
作者:高中梅
出版日期:2016-01-15
- 描述: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一书中,记述了很多关于鲁迅的小事。在上海时,鲁迅家里用了一个善良而又淳朴的老女工。工人有错误,鲁迅是不加呵斥的。老女工对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很慈祥,鲁迅要海婴叫她姆妈,从来不许直呼其名。每逢鲁迅和许广平去饭厅吃饭的时候,姆妈就来到鲁迅写作兼卧室的一间大房间里,做清洁工作,或带着海婴
- 鲁迅和宜兴茶
-
作者:周梦江
出版日期:2016-04-29
- 描述:鲁迅吃过宜兴茶。鲁迅吃的宜兴茶是宜兴作家葛琴送的。葛琴是宜兴丁山人,生于1907年,爱好文学,很想得到鲁迅先生的帮助和指导。她给鲁迅的第一封信是1933年12月写的。鲁迅在12月18日收到了她的信,并在这天的日记里写道:“得葛琴信,即复。”短短六个字。第二天下午,先生把回信寄出:“午后复葛琴信”。又
- 鲁迅和刘文典的关系
-
作者:李梅
出版日期:2016-11-09
- 描述:要说鲁迅和刘文典的关系,还是应该先从刘文典在学生面前谈到鲁迅时,伸的那个小手指说起。因为这是最易引起误会之处,也是大家争论最多的地方。1938年,刘文典在西南联大给学生上课时,谈到他和鲁迅在东京师从章太炎学《说字》时,曾伸了一下小手指。正是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他在建国后的高校整顿工作中,受到冲击。有人
- 鲁迅和他的浮世绘藏品
-
作者:黄乔生
出版日期:2016-10-20
- 描述:《鲁迅藏浮世绘》北京鲁迅博物馆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10月定价:75.00元名家特稿编者按今年是鲁迅逝世80周年,按照惯例,文化界会有各种纪念活动。今天要跟读者介绍的是一本关于鲁迅藏品的书——《鲁迅藏浮世绘》。本书收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珍藏多年的鲁迅收藏的全部浮世绘作品,其中包括在日本已
- 鲁迅后事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11-08
- 描述:鲁迅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巨人。今天,当我们打开他这本不可逾越的大书,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再次涌来,那投枪、那匕首、那横眉冷对的决绝与坚定,无不展示着一种人格的力量。鲁迅在世俗的世界中独立地站着,他从来没有弯下腰。当某些人已渐渐习惯于佝偻着行走、趴着觅食的时候,鲁迅的呐喊响彻寰宇。他挺拔地站着,向世俗的社会
- 鲁迅后事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11-02
- 描述:1932年11月10日,鲁迅北上省亲。在京期间,他赴北京大学等五所大学演讲,即著名的“北平五讲”。图为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鲁迅先生位于北京宫门口三条二十一号的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北京鲁迅博物馆的组成部分。鲁迅去世后,原葬于万国公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将鲁迅墓迁
- 鲁迅后事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11-02
- 描述:张梦阳宫门口三条二十一号鲁迅故居,是鲁迅先生在京的最后一处寓所,也是鲁迅在京四处故居中惟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最完整的一处遗址。1923年10月30日,鲁迅买下这个6间旧屋的小宅院,议价800元。由于原有的6间旧房十分破旧,只有翻建才能居住,为了节省开支,10月31日,鲁迅亲自绘制房屋改建
- 鲁迅同怀视秋白
-
作者:沈治鹏
出版日期:2016-08-23
- 描述:在标点符号推行过程中发生过不少趣事,其中最为有趣的当数鲁迅为标点符号争取权利、索要稿费一事。为标点索要稿费,并不是鲁迅斤斤计较。事实上,鲁迅很多时候发表文章是义务的,不领稿费。鲁迅为标点符号索要稿费,主要是针对个别苛刻的书局进行的一次为标点符号“维权”行动。鲁迅十分重视标点符号,他在写完小说《药》后
- 鲁迅吃鸡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11-04
- 描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鲁迅平日的饮食比较简单。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一碗黄花鱼,这是他家餐桌上的老三样。其实,按照鲁迅的收入,每天吃得丰盛一点并不是问题,但他还是主张节俭,鸡呀鸭呀之类,仅仅是家里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才能吃上。据那时常去周府做客的萧红回忆:有客人留下来吃饭,总是要热情款待,“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