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与旧书
-
作者:陆琴华
出版日期:2016-07-14
- 描述:陆琴华“下午琉璃厂本立堂书店估来取去旧书八部,令其缮治也。”这是鲁迅1913年12月19日日记里的一段文字,是说他从书店买来的8部旧书,由于破损无法阅读,只好让书店的人把这些旧书一一修复,直至完好如新。1912年,鲁迅应蔡元培邀请来北京教育部就职。琉璃厂书店林立,这给鲁迅选书购书打开了便利之门,一有
- 鲁迅与我父亲陶亢德
-
作者:陶洁
出版日期:2016-09-30
- 描述:陶亢德和长子陶明、长女陶洁在一起。tauthor供图2013年11月19日嘉德拍卖会以570万元拍卖的1934年6月8日鲁迅致陶亢德的信,比1979年10月北京文物出版社《鲁迅手稿全集.书信》中收入的同一封信,多了称谓“亢德先生”几个字。本报资料图我的父亲陶亢德在1933年由李公朴向林语堂推荐,成为
- 鲁迅与徐懋庸的交往(3)
-
作者:陆其国
出版日期:2016-05-13
- 描述:陆其国徐懋庸的痛悔接下来召开的“左联”党委会上,解散“左联”结果还是达成了共识。代表“文总”出席“指导”的胡乔木在会上听到徐懋庸传达鲁迅意见后,除了在会上作长篇大论,大意为统一战线和“左联”都是群众团体,同时存在易造成宗派主义及“第二党”之嫌;还在会后先“打通”徐懋庸思想,再让他去“打通鲁迅”思想。
- 鲁迅与徐懋庸的交往(2)
-
作者:陆其国
出版日期:2016-05-12
- 描述:陆其国鲁迅对徐懋庸关爱有加夏天来临的时候,徐懋庸收到妻子从黄岩写来的信,说她分娩在即。于是,即将为人父的他连忙赶回妻子身边,想等妻子分娩后带妻子孩子回上海长住。在黄岩,有一天他翻阅《申报》,在“自由谈”副刊上读到何家干写的文章,有所触动,就写了两篇杂文试投过去,结果竟在“自由谈”上发表了。编者黎烈文
- 鲁迅与徐懋庸的交往(1)
-
作者:陆其国
出版日期:2016-05-11
- 描述:陆其国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这一噩耗于徐懋庸不啻晴天霹雳,他的悲痛异于他人,且无从表达。为此他拟了一副挽联:“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上联谓:我究竟是先生的敌人还是朋友,问自己便是;下联谓:先生生前了解我,对我有鼓励有批评,可如今先生再不能开口,让我从中受益。
- 鲁迅与建筑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3-06
- 描述:俞荣标说到鲁迅,人们往往称他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实际上他还具有卓越的建筑才华,是一位有品位的建筑行家。打破绍兴台门格局的新式民宅房屋模型保存在绍兴鲁迅纪念馆早在1908年,远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获悉姨表弟郦辛农家想建造一幢能与经营产业相适应的实用住宅,他便帮助设计了一幢打破绍兴台门格局的新式
- 鲁迅与庄奴的共同点
-
作者:逄春阶
出版日期:2016-10-19
- 描述:逄春阶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日,也是词坛大家庄奴先生去世刚过“头七”日。从影响力上讲,庄奴无法与鲁迅比肩,但两人有共同点,一是惜时,二是简朴。鲁迅只活了56岁,但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有人说他是天才,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他痛恨不惜时者,
- 鲁迅与年画
-
作者:孟祥海
出版日期:2017-01-20
- 描述:鲁迅自幼对年画情有独钟。在《狗.猫.鼠》一文中,他回忆童年的生活情景:“我的床前就贴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极其神往。”这里的“花纸”,即指年画。
- 鲁迅与寿镜吾
-
作者:杜学忠
出版日期:2016-11-06
- 描述:寿镜吾(1849-1930),名怀鉴,字镜吾。他愤于洋人跋扈、清廷腐败,绝意仕途,在家中设馆授徒。1892年,11岁的鲁迅到他的三味书屋读书,成为他的学生。寿先生是当时绍兴城中“极方正、质朴、多学的人”。对学生虽然很严厉,但并不过分,和当时一般私塾先生相比,还算是很温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他
- 鲁迅与宋庆龄
-
作者:张铁荣
出版日期:2016-10-10
- 描述:1932年12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这是由宋庆龄、蔡元培、鲁迅、杨杏佛等人发起的进步团体。据宋庆龄回忆:“鲁迅住在上海虹口区,处境困难,因为那里有很多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和警察监视他。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每次开会时,鲁迅和蔡元培二位都按时到会。”在维护人权的事业中,鲁迅与宋庆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