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鲁迅与北京风土
作者:暂无 来源:珠海特区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爱读鲁迅作品,藏有1976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鲁迅日记》。《鲁迅日记》是了解鲁迅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弥足可贵,但过于惜墨。民俗学家邓云乡的《鲁迅与北京风土》,文字简洁雅隽,以鲁迅15年居京生活的现场和细节,展现那个历史时期京味浓郁的凡俗物事。鲁迅1912年到北京,1926年离京,居京15年,《鲁
读《鲁迅日记》
作者: 关海山  来源:开封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挺喜欢读一些名人大家公开发表的日记,像周作人、胡适、郁达夫、鲁迅、尼克松等的日记,都让我爱不释手。严格来说,日记并算不得真正的文学作品,主人写作时也许根本没有想到日后要拿来发表,故真实、坦率、极其自然,比起别类文章,更能反映作者的性格与爱憎。《鲁迅日记》尤其与别人的不同。在先生的日记中,几乎找不到
鲁迅文章里的足迹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挺喜欢读一些名人大家公开发表的日记,像周作人、胡适、郁达夫、鲁迅、尼克松等的日记,都让我爱不释手。严格来说,日记并算不得真正的文学作品,主人写作时也许根本没有想到日后要拿来发表,故真实、坦率、极其自然,比起别类文章,更能反映作者的性格与爱憎。《鲁迅日记》尤其与别人的不同。在先生的日记中,几乎找不到
生活中的鲁迅
作者:暂无 来源:海南农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生活中的鲁迅董宁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近乎冷峻,一副凛然的面孔像一张不会动的铁板,目光也总像一把利剑,在那样的乱世中穿行。在这样的模式下读鲁迅的作品,越读越觉得鲁迅是一个硬骨头,张口说出的话,总带着一股寒气。其实,生活中真实的鲁迅并不完全是这样。从下面一个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是那么有
鲁迅诗作中的傲骨
作者:暂无 来源:春城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顾国诚鲁迅与我们这辈人缘分不浅。从上初中开始,语文书中就不断收有此公的大作。从小说、散文到杂文,每篇都被奉为圭臬,许多段落甚至要求背诵。年轻时有叛逆心理,读多了不免产生审美疲劳,再加之老先生的杂文艰深难懂,于是一提鲁迅,便兴味索然,阅读欲望远逊于读其他名家作品。奇怪的是,当年的语文教科书中,鲜见鲁迅
鲁迅与泰戈尔品质相合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顾国诚鲁迅与我们这辈人缘分不浅。从上初中开始,语文书中就不断收有此公的大作。从小说、散文到杂文,每篇都被奉为圭臬,许多段落甚至要求背诵。年轻时有叛逆心理,读多了不免产生审美疲劳,再加之老先生的杂文艰深难懂,于是一提鲁迅,便兴味索然,阅读欲望远逊于读其他名家作品。奇怪的是,当年的语文教科书中,鲜见鲁迅
鲁迅谐趣轶事
作者: 董宁  来源:德周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鲁迅给大多数人的印象近乎冷峻,一副凛严的面孔,目光像一把利剑,在那样的乱世中穿行。在这样的模式下读鲁迅的作品,越读越觉得鲁迅是一个硬骨头,一张口说出的话,总带着一股寒气。其实,生活中真实的鲁迅并不完全是这样。从下面一个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又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逗,那么的富有生活情趣。在江南水
游访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保定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寻古探幽对绍兴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鲁迅先生的故乡,我早已魂牵梦绕。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美景,在我脑海中无数次浮现出来:小桥流水、河边的老屋、乌篷船……我终于
鲁迅可以怎样读?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大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对谈人物简介彭小燕,湖南零陵人,博士、中文系教授。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王富仁教授。同年6月始,供职于汕头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要研究方向为鲁迅研究、周氏兄弟研究、日本的鲁迅研究等。记者(以下简称“记”):彭老师,您好!请问您最初接触鲁迅及其作品是什么时候?他给您的最初
鲁迅译文中的列宁
作者: 陈漱渝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鲁研识小录之二鲁迅作品中多次提到列宁。有意思的是,他的译文中也出现过列宁形象,见于小说《工人》,收入其编译的《一天的工作》,1933年3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作者为玛拉式庚,又译为马拉什金
上页 1 2 3 ... 23 24 25 ... 34 35 3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