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何香凝教育思想初探
作者: 牛加明  来源:教育探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办学  何香凝教育思想  妇女教育 
描述:何香凝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她无论在办学和妇女解放教育方面,还是在美育及对年青人的教育等方面都为丰富我国的教育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何香凝、柳亚子香港脱险记
作者: 陈其明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八路军驻港办事处  何香凝  国民党  香港  柳无垢  抗日游击队  蒋介石  党组织  地下党  中共中央南方局 
描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香港发生了一宗轰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何香凝、柳亚子等“抗日分子”神秘地从日军的眼皮底下“失踪”了。之后,他们又奇迹般地活跃在抗日
何香凝致丁惟汾函一封
作者: 李祚明  来源:民国档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丁惟汾  何香凝  国民党  中华民国史  合作精神  心情  馆藏  生平  人才  参考价值 
描述:馆藏1936年9月30日何香凝致丁惟汾函,反映了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后,何香凝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联络同志,促使国民党执政当局“恢复民十三时之合作精神”,容纳各方人才,走共同抗日道路的急切心情,对研究中华民国史和何香凝生平,均有参考价值,特予公布。
抗日战争中的一面旗帜:何香凝抗日战争的思想与实践
作者: 吴宗明  来源:研究与交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政治活动家  抗日战争  国民党反动派  何香凝  旗帜  实践  中国共产党  爱国主义者 
描述:何香凝是廖钟恺夫人,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汪精卫1927年相继叛变,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地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群众,何香凝极为愤慨,就毅然抛弃国民党反动派加给她的一切职务,与国民党反动派决裂。[第一段]
明代龙泉官用青瓷问题探索——上海博物馆相关藏品的辨识与研究
作者: 陆明华  来源:文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泉青瓷  藏品  龙泉窑  明代  上海博物馆  问题探索  宋元时期  辨识 
描述:一宋元时期是龙泉窑烧造的高峰,但明代以后的龙泉窑青瓷,历来被看做是强弩之末。通常认为:明代龙泉青瓷胎体厚重,釉层凝厚,与元代作品相比稍逊一筹,与轻盈灵秀的宋代梅子青、粉青瓷相比更有距离。在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下,明代龙泉青瓷部分产品的高超烧造水平几乎被忽略了。
论博物馆建筑与文物展示的关系——从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说起
作者: 吴若明  来源:文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物  藏品  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博物馆建设  文物  文化遗产保护  展示  博物馆建筑  天圆地方 
描述: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在现在的全国各地大小林立的博物馆中,展示的馆藏品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文物为依托的。而文物,其价值相对于一般产业物品的展示来说,其在历史、文化、经济、艺术上的价值都远远高于它们,也是对我国
《中国白瓷学术研讨会》即将在上海博物馆举行
作者: 陆明华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重要问题  中国古代  南方地区  庆典活动  上海博物馆  青白瓷  学术报告厅  学术研讨会  中国古陶瓷 
描述:作为2002年建馆50周年庆典活动之一,由上海博物馆主办的《中国白瓷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30—31日在馆内新落成的学术报告厅举行。届时,全世界大多数在中国陶瓷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将云集于此,共同探讨中国古代白瓷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其中已确定到会的包括中国国内和来自英国、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瑞
施维智对躯干和髋部骨折的治疗经验
作者: 石晶明  来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伤疾病  治疗思想  中医中药治疗  老中医  局部疼痛  肋骨骨折  骨折初期  整体观念  施维智  治疗经验 
描述:施维智老中医在几十年的临诊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施老重视辨证论治,强调整体观念,擅长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种外损内伤疾病。现笔者将其整理成文以飧同道。肋骨骨折以理气为主肋骨位居上中二焦,施老认为:肋骨
施维智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的经验
作者: 石晶明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疏肝  脑损伤/并发症  祛淤 
描述:本文介绍了施维智治疗脑损伤后遗症的经验:1.疏肝柔肝,调和气血:2.祛淤生新,平肝潜阳,豁痰开窍;3.分别清浊,调节升降;4.内外合治。
闻一多向鲁迅忏悔
作者: 张达明  来源:少年文摘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追悼会  鲁迅  闻一多  文学研究会  梁实秋  忏悔  清华大学 
描述:闻一多年轻时对鲁迅缺乏好感,更谈不上敬重,他曾在写给梁实秋的信中,将“非我辈接近之人物”作了排名,鲁迅则首当其冲。即使在鲁迅去世仅5天后的1936年10月24日,闻一多在参加清华大学文学研究会为鲁迅举行的追悼会时,还“发泄”了自己的不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