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金斯基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渠道
-
作者:
石川祯浩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马克思列宁主义 魏金斯基 初期传播
-
描述:以往人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时,几乎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日本和俄国,认为主要是通过这两个渠道传播到我国的。该文通过考察俄国共产党(布)远东局代表魏金斯基来华后的情况,认为通过美国(主要是英文)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的渠道之一。通过这个渠道,使中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的情况,了解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情况。魏金斯基来华后的中国,日语文献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所占有的压倒性优势,逐渐被间接来自俄国、共产国际的文献所代替,而来自俄国的影响在理论上逐步支配着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而在这方面,通
-
魏金斯基第一次来华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贡献
-
作者:
窦春芳 苗体君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金斯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国际 上海“革命局”
-
描述:1920年4月至1921年1月,魏金斯基受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外国处的派遣,第一次来到中国。这期间,魏金斯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两大贡献:一是带来了大量与共产主义、俄国革命相关的文献资料,使
-
魏金斯基与中共“四大”
-
作者:
丁言模 来源: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吴廷康 魏金斯基 中国大革命 中共中央机关 编辑工作 汉名 托洛茨基 “四大” 季诺维也夫 国共合作
-
描述:格里列戈里·纳乌莫维奇·魏金斯基(1893—1953),出生于一个森林工场管理员的家庭。1913年移居美国谋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十月革命后,他回到苏俄,在海参崴加入俄共(布),曾被白匪逮捕。1920年春参加共产国际的工作,随即被派往中国。魏金斯基的汉名是伍廷康、吴廷康、胡定康等。他曾直接参加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的编辑工作,并在刊物和报纸上多次化名发表文章,这是其他共产国际代表无法比拟的。他的工作主要往返于莫斯科、海参崴与上海、北京等地之间,担负着中共中央与
-
魏金斯基现象
-
作者:
赵桂兰 李兴宝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膜电位 阈电位 窦房结 前向传导阻滞 魏金斯基 阻滞区 易化作用 心脏停搏 房室结区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
描述:魏金斯基现象是心肌传导系统在心脏传导高度阻滞时的一种代偿性反常传导改善现象。 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窦房结激动不能通过房室结区的阻滞部位,也就是前向传导阻滞。此时如果房室结阻滞区的远端出现逸搏或心室出现早搏,则激动可隐匿性逆向传导至阻滞区并可做为一种强刺激逆行通过阻滞区,改变阻滞区的应激性,使阻滞区的阈值下降,即阻滞区阈电位的恢复较膜电位的恢复更完全,造成膜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反而小于4相,再引起刺激的强度小于4相。此时如正值有一个窦性激动到达则可正向通过该阻滞区,下传至心室引起一次心脏激动。这次激动所
-
魏金斯基中国行
-
作者:
杨尧深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主义小组 魏金斯基 俄共 杨明斋 十月革命 俞秀松 社学 陈独秀 李汉俊 迈耶
-
描述:1920年4月的一天,春光明媚的上海,显得更加春意盎然.这一天,从火车站走出三男两女,四位高高鼻子的外国人和一位中国模样的汉人.急匆匆地往市中心的永安旅社走去.这就是魏金斯基(有译维丁司克、维经斯基)和夫人库兹涅佐娃、秘书马迈耶夫和夫人、翻译杨明斋(俄籍华人、俄共(布)党员)等一行五人.下榻后他们就急着去会见陈独秀.他们肩上的重任:一要了解中国,二要帮助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
-
互助双赢:建党时期的陈独秀与魏金斯基
-
作者:
姚金果 来源: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主义运动 吴廷康 魏金斯基 刘伯垂 劳动界 广东群报 黄凌霜 共产党组织 施存统 李汉俊
-
描述:在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中,许多论著都涉及到魏金斯基第一次来华期间的工作。研究者们对魏金斯基等人帮助李大钊、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以此说明共产国际在中共建党时期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但研究者们忽视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魏金斯基在首次来华工作期间,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先进分子对魏金斯基所承担的共产国际方面的工作,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
-
创建中国共产党:魏金斯基的误导与陈独秀的正确
-
作者:
金立人 来源: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主义运动 魏金斯基 绝对自由 黄凌霜 陈公培 东方国家 施存统 李汉俊 克鲁泡特金
-
描述:一、建党的两股力量1920年夏,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有两股力量为创建中国共产党而活动着:一是俄共(布)中央远东局海参崴分局外国处于1920年4月派遣魏金斯基等来华,他们终极的目的就是在中、朝、日建立共产主义组织。在稍后的1920年8月共产国际"二大"决议提出要努力在东方国家组建共产主义小组,即将来能够成为共产国际政策的传播者、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者和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组织者的共产党。
-
陈独秀、魏金斯基与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
-
作者:
李颖 来源: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尔察克 除三害 魏金斯基 星期评论 革命组织 劳动界 中坚分子 西伯利亚地区 李汉俊 建党思想
-
描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是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之一。1920年4月,共产国际成立不到一年,俄共(布)远东局向中国派出了第一位代表魏金斯基,由此开启了俄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组织建立直接联系的大门。中国革命的迫切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理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这两种力量相互结合,最终汇成了陈独秀等人的建党思想,直接促成了实际上起着中共发起组作
-
试析马林与魏金斯基之争兼论马林之“右”
-
作者:
信洪林 来源: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第一次国共合作 拉狄克 中国近现代历史 吴佩孚 罗易 魏金斯基 兼论 张作霖 中共中央机关 中共一大
-
描述:代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先后出席"中共一大"、"三大"会议的马林在其祖国荷兰,向被视为左翼激进人士(共产主义者);但在中国,很长时期内他一直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物,在公开场合其事迹的介绍通常是低调简略,甚至是忽略的。众所周知,马林在中国短短两年的工作任期内,主要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共产国际、苏俄与国民党的联系,开创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三大事业。历史地看,这三大事业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其影响之重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
-
1920年俄共代表魏金斯基会见过新民学会的彭璜
-
作者:
任武雄 来源: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彭璜 劳农 吴廷康 魏金斯基 《申报》 上海工读互助团 驱张运动 学生联合会 李汉俊 上海外国语学社
-
描述:彭璜是"五四"时期湖南学生运动的领袖,曾任湖南学生联合会会长,全国各界联合会干事。他又是新民学会的重要成员,曾和毛泽东并肩作战,共同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与驱张运动等。毛泽东和他建立了亲密的友谊。1919年12月末,彭璜到上海开展驱张运动,1920年筹备上海工读互助团,同年3月7日上海《申报》上刊登了《上海工读互助团募捐启示》,列发起人有陈独秀、毛泽东、彭璜等26人。1920年